《高句骊》是唐代李白创作的诗。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作品鉴赏 高句骊,古国名。亦作高勾丽、高丽、高骊。始见于公元6世纪初北魏宣武帝(元恪)正始(504~508),后为卫氏朝鲜所灭。其国都于平壤城。唐代国运兴隆,生产力发达,和邻国文化、商业多有往来。《高句丽》一诗,以简洁、生动的笔墨取胜,在我国文学史上...
高句丽人,高句丽(西汉初年-668年)为扶余人所建。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政权。高句丽地区很早就是古代中央政权的管辖区域。高句丽先后由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并不断上表称臣、朝贡。其民族主体是高句丽人,在长达700年的历史里国内主要民族有...
7月19日 11:04 来自高句丽超话 高句丽超话 据现存吉林省集安县的高句丽国王《广开土王碑》记载,【4世纪末,大和国已把扩张的触角伸入朝鲜半岛】,在391年,大和国派兵渡海进攻百济和新罗,两年后又围攻新罗的金城,此后联合百济与高句丽、新罗对抗,399年攻入新罗国境,第二年因高句丽派兵援救,被迫撤兵。此后直...
《高句丽》是一首六言古诗。《通典》云:“高句丽,东夷之国也。”即今朝鲜及辽东一带。此乐府大约是自高句丽传入的、至少原本与之有关的一种乐曲。王褒此诗慨叹光阴流逝,表达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心境。作品全文 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婆娑。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作品赏析...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
高句丽的灭亡与复兴 汉朝灭亡以后,蠢蠢欲动的高句丽又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对于辽东这块肥沃的土地垂涎已久,早就想独吞此地,于是就找上了刚刚建国的曹魏政权,双方对于辽东的渴望都是心照不宣,一拍即合,先打公孙渊再说,至于怎么分,那是后话。曹魏攻下辽东后,双方比孙刘撕破脸皮的速度还要快,高...
那么李世民为何没灭掉高句丽呢?除了在战术上,没有采纳李道宗的“千里奇袭平壤城”的计谋(得到李靖认可,是公认的失败原因之一)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由于高句丽跟中原王朝一样,属于农耕国度,在其上升或稳定期,想毕其功于一役,一战灭之,除非遇到刘禅这类皇帝。这点稍懂中国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这是...
高句丽作为东北地区的边疆民族政权,历经二十八王,共705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高句丽王权也经历了从早期贵族制约到中期集权化再到后期衰落的嬗变过程。一、高句丽联盟形成与早期王权形式 1、朱蒙南下与桂娄部的形成 在高句丽的早期时期,朱蒙南下与王权势力的构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朱蒙本身是一个强大的部族...
唐太宗对高句丽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征伐,是唐朝中央政府进一步强化对全国统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句丽统治者穷兵黩武招致的必然结果,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收复辽东故土,稳定东北边疆,是唐太宗征伐高句丽最主要的原因 在我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辽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魏晋之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