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国人来到了位于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 首次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马家窑彩陶 这是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拍摄的马家窑村景象。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这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 将之称为“甘肃仰韶文化”还提出“彩陶文化西来说”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翻拍的安特生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到20世纪40年代 中国...
马家窑文化彩陶 是其中最为澎湃迭起的一个篇章 曲线柔美,带着泥土芬芳 先民们的故事 在一个个瓶身的流转中 徐徐展开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新华社发旋涡纹 似水中涡流 似天空星云舒卷 一圈一圈的“脉动”许是古人对宇宙的冥想 抑或是对生命轮回的隐喻 这是在临洮县...
马家窑文化彩陶 是其中最为澎湃迭起的一个篇章 曲线柔美,带着泥土芬芳 先民们的故事 在一个个瓶身的流转中 徐徐展开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新华社发旋涡纹 似水中涡流 似天空星云舒卷 一圈一圈的“脉动”许是古人对宇宙的冥想 抑或是对生命轮回的隐喻 这是在临洮...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年。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来到洮河岸边,在甘肃临洮城南约10公里的马家窑村发现一处彩陶遗址,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马家窑遗址。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开启西北科学考察之行,先后在甘肃、青海考察一系列遗址,并开展部分发掘工作。他根据田野考古新发现,指正了安特生...
马家窑村。宋朝军摄 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在洮河之畔进行田野考古,指正了安特生考证的不足和部分错误,并在其后的研究中正式命名“马家窑文化”。它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这里也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岁月又过70年,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
百年前,瑞典学者安特生为验证其提出的“中国彩陶西来”假说,开启了中国西北考古调查之旅。1924年,安特生来到洮河岸边,在甘肃临洮城南约10公里的马家窑村发现一处彩陶遗址,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马家窑遗址。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开启西北科学考察之行,先后在甘肃、青海考察一系列遗址,并开展部分发掘工作。他根据田野考古...
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流域。从地理上来讲,主要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至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分布范围广大,是远古先民在甘肃大地上留下的文化瑰宝之一。马家窑遗址鸟瞰图 本文图片均...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历史介绍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