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型彩陶代表性作品如甘肃永靖出土的旋涡纹鼓腹双耳罐、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还有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裸体浮雕彩陶壶等。历史介绍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
马家窑文化彩陶 是其中最为澎湃迭起的一个篇章 曲线柔美,带着泥土芬芳 先民们的故事 在一个个瓶身的流转中 徐徐展开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新华社发旋涡纹 似水中涡流 似天空星云舒卷 一圈一圈的“脉动”许是古人对宇宙的冥想 抑或是对生命轮回的隐喻 这是在临洮县...
马家窑文化彩陶 是其中最为澎湃迭起的一个篇章 曲线柔美,带着泥土芬芳 先民们的故事 在一个个瓶身的流转中 徐徐展开 这是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彩陶双耳罐。新华社发旋涡纹 似水中涡流 似天空星云舒卷 一圈一圈的“脉动”许是古人对宇宙的冥想 抑或是对生命轮回的隐喻 这是在临洮...
一位外国人来到了位于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 首次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马家窑彩陶 这是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拍摄的马家窑村景象。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这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 将之称为“甘肃仰韶文化”还提出“彩陶文化西来说”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翻拍的安特生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到20世纪40年代 中国...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东临洮河,东北距洮阳县城约10千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为5200年—4400年前)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民国十三年(1924年),马家窑遗址被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马家窑文化因首次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遗址发掘了大量的...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发展为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050年,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西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到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
马家窑文化因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5000至4000 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北部,大体经历了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对...
马家窑文化 彩陶..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彩陶特别发达,而且可以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马家窑类型彩陶造型有壶、罐、瓶、钵、盆等,多为细泥橙黄色陶,器表打磨光滑,多以黑彩描绘条带纹、圆点纹、
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流域。从地理上来讲,主要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至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分布范围广大,是远古先民在甘肃大地上留下的文化瑰宝之一。马家窑遗址鸟瞰图 本文图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