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是为了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完善国家武装力量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根据宪法和兵役法,制定的法律。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同时废止。简...
预备役军衔是区分预备役人员等级、表明预备役人员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是党和国家给予预备役人员的地位和荣誉。第十二条 预备役军衔分为预备役军官军衔、预备役军士军衔和预备役兵军衔。预备役军官军衔设二等七衔:(一)预备役校官:预备役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二)预备役尉官:预备役上尉、中尉、少尉。预备役军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2010修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08月28日发布,自1996年01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规。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1995年05月10日发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的决定(2010),2010年08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2010修正),2010...
预任军官,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正式的名称是“预备役军官”但是不是所有的预备役军官都可以称为预任军官。1、退出现役的军官、文职干部、武警警官都会被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2、基干民兵、地方人武干部也会被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3、预编入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的人员也会被授予预备役军官(士兵、士官)军衔 以上第3...
第一条为了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完善国家武装力量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根据宪法和兵役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预备役军官是被确定为人民解放军预备役排级以上职务等级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被授予相应的预备役军官军衔,并经兵役机关登记的预备役人员。
预备役军衔是区分预备役人员等级、表明预备役人员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是党和国家给予预备役人员的地位和荣誉。根据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预备役军衔分为预备役军官军衔、预备役军士军衔和预备役兵军衔,其中预备役军官军衔设二等七衔,...
预备役兵军衔设两衔:预备役上等兵、列兵。 第十三条 预备役军衔按照军种划分种类,在预备役军衔前冠以军种名称。 预备役军官分为预备役指挥管理军官和预备役专业技术军官,分别授予预备役指挥管理军官军衔和预备役专业技术军官军衔。 预备役军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由中央...
预备役军官军衔设二等七衔: (一)预备役校官:预备役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二)预备役尉官:预备役上尉、中尉、少尉。 预备役军士军衔设三等七衔: (一)预备役高级军士:预备役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 (二)预备役中级军士:预备役一级上士、二级上士; ...
预备役军官条例 预备役军官条例,由国家统一制订的对预备役军官实施管理的法律文件。根据宪法、兵役法、军官服役条例和军官军衔条例等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是实施和管理预备役军官工作的基本法规依据。主要内容包括:预备役军官的条件、分类、地位、来源、登记、训练、待遇、奖惩、最高年龄和退出预备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