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
陕北高原,即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中共陕北省委存在于1935年11月至1937年7月,负责领导陕北地区的党务工作和革命运动。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西北苏区。11月3日,中共中央在甘泉下寺湾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陕甘晋省委,将西北苏区划分为陕北、陕甘两个省(以下寺湾为界,以北为陕北省,以南为陕甘省),并设立神府、关中和...
陕北人淳朴善良,为人正直,性格豪爽。陕北人的习俗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与社会生活习惯,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解读陕北文化区域普遍存在的习俗的特点,是认识陕北区域文化特征的一把钥匙。简介 陕北 包括榆林和延安。习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它不仅是...
陕北民俗,是陕北地区的文化习俗的合称,可分为民间艺术、人生礼仪、年节风俗、社会礼俗、民风习俗等内容。民间艺术 闹秧歌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
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语言习惯也不同。陕北方言属于晋语方言,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也夹杂了一些蒙古语。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陕北方言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陕北方言习惯于给单音节词加上一些没有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比如圪峁,圪梁,...
到陕北,一定要去这十个地方。1.首先要去延安革命旧址,体验那段激荡着红色旋律的光荣历程。众所周知,延安是革命圣地和民族圣地,延安地标宝塔山、凤凰山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工作过的枣园、中央机关所在地杨家岭革命旧址、大生产运动的标杆南泥湾旧址等等,都是到延安必去的...
陕北之所以成为长征的终点,有着诸多的原因。首先,陕北地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为红军提供了较为安全的根据地。其次,陕北地区人民生活贫困,对共产党的思想有一定的接受度,为红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陕北地区与苏联边境接壤,可以为红军提供后方支援。在选择长征终点的同时,教员等红军领导人也进行了充分的...
作为陕北传统年俗文化的代表,扭秧歌是春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从最初的榆林本土秧歌队定点展演,到2024年10个省市35支秧歌队同台献艺,再到2025年邀请国外4支行进式舞蹈队以及全国17个省市共计39支秧歌队“闹”新春,千姿百态的各地秧歌在榆林大地绽放开来。街头上,市井杂耍、歌舞热情如火;戏台上,一曲高腔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