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台已经历过超过五十次降半旗的仪式,其中有33次是为了纪念逝世的本国重要领导人。 降半旗的传统根源 降半旗,又被称为“下半旗”,通常指涉一种特殊的国家行为。当遭遇到国家重要人物的离世、重大不幸事件或其他需要表达哀思的场合时,人们常常会目睹国旗从通常飘...
降半旗,顾名思义,似乎是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位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完全准确。在我国,降半旗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指出,进行降半旗仪式时,应先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端,再缓缓降至距杆顶三分之一处。降旗时亦需先升至杆顶,再徐徐降下。也就是说,降半旗并不是“直接”降到一...
值得注意的是,降半旗绝非字面意义上的"降至旗杆一半",而是一个严谨的标准化流程——首先需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杆顶端下方约三分之一处,约相当于旗杆全长的1.3米位置。这一精确高度既避免了旗杆中部可能带来的视觉失衡,又确保了国旗始终保持在旗杆上部区域,象征着在哀悼中仍怀有对未来的希望。降半旗...
1976年9月9日,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七次降半旗致哀。这也是一年内第三次为中国人降半旗。这次降半旗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让联合国降半旗的这个人,不仅是中国人民爱戴的领袖,也是全世界人民极为尊重的伟人,他就是毛主席。毛主席逝世仅10天,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国家元首向我国政府发来吊唁电...
《国旗法》实施前享受降半旗哀荣的领导人有21人,他们分别是:任弼时(1950)、罗荣桓(1963)、谢富治(1972)、何香凝(1972)、邓子恢(1972)、李富春(1975)、董必武(1975)、康 生(1975)、周恩来(1976)、朱 德(1976)、毛泽东(1976)、郭沫若(1978)、罗瑞卿(1978)、苏振华(1979)、刘少奇(1980)、宋庆龄(1981)、廖...
2010年,为玉树大地震遇难同胞降半旗 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7.1级大地震,共造成2698人遇难。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于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机构向遇难同胞降半旗致哀。2010年,为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降半旗 2010年8月7日22时,...
联合国17次降半旗,有6次是因为中国人,他们分别都是谁?降半旗被视为是最庄重和肃穆的致哀。08年的汶川地震,无数百姓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夺走了生命,失去了美丽的家园。那时国内各地就曾降半旗致哀,13亿人口为灾区人民祈福送行。降半旗的的仪式和涵义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出现。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在1962年,...
自《联合国宪章》签订的1945年以来,联合国共降半旗17次,这其中就有6次是向中国人致哀,按逝世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的话,依次是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宋庆龄、邓小平和杜照宇,这六位中前五位都是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第一位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976年的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辞世,按照联合国规定,如果在得知...
第六次则有杜照宇,乃中国维和部队之战士及观察员。其执行巡逻任务一百五十余次,行程达一万六千公里。英勇表现及坚韧精神,令人铭记。然,一次任务中不幸遭空袭,壮烈殉职。联合国为传递战争之残酷,特为其降半旗,以嘉其无私奉献及英勇精神。此六位中国杰出之人,政治、军事、革命或普通战士,其功勋与精神皆当永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