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1926年,陈鹤琴在南京发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研究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研究儿童教育,推进儿童福利事业,提倡教师专业精神”为宗旨的中华儿童教育社。 陈鹤琴倡导的幼稚教育研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幼稚教育研究会成立之初,团体成员只有鼓楼幼稚园、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和晓庄...
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校长。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
陈鹤琴(1892-1982),工部局东区小学的创办者(后更名为“上海市霍山学校”,现作为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组成部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也将为学校后续办学增添新的动力),作为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迎来了一位中国青年学子陈鹤琴,因为他的出现,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才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陈鹤琴一直记得,当年一声汽笛长鸣过后,邮轮驶出了上海吴淞口,祖国越来越远,而海上景象越来越开阔。当同船的其他学子沉浸在对美国的向往中时,陈鹤琴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志向。一连三四个不眠之...
—— 陈鹤琴《写给青年》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四位圣人”,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们:陶行知是乡村教育的圣人,晏阳初是平民教育的圣人,黄炎培是职业教育的圣人,而陈鹤琴,是儿童教育的圣人。 传统亲子观念的桎梏,使得千百年来在中国家庭中,孩子始终处于“附属品”的地位存在,被家长们专制且不容置疑地看管着,得不到应有的...
对于陈鹤琴来说,研究儿童是一件上瘾的事,将理论付诸实践是顺理成章的做法,再加上自己家的孩子也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可是当年的南京基本都是完全西化的教会幼儿园,没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这使他萌生了创办一所中国式幼儿园的想法。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鼓楼头条巷的自家客厅中开办了一所以教育加研究为目的的幼...
所以,陈鹤琴想把儿子在各种场合、环境中的表情、动作用文字和照片详细记录下来,并对这些表情和动作所反映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予以对比研究。陈鹤琴记录儿子成长的第一条信息是这样的:这个孩子是在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2分出生的;生后2秒就大哭不止,一直哭到了2点19分,共连续哭了10分钟;以后就是间断地哭了;...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01 1892年出生于浙江上虞,六岁丧父,8岁入私塾,1914年清华毕业。 02 1917年夏在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19年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 学校。 03 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1925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
专家说|陈鹤琴: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活的教育”陈鹤琴 (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本文为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发表的演讲,选自《为人者-民国演讲典藏文库.陈鹤琴卷》。什么是“活的教育”?简单地说一句,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今天,我同诸位所要讨论的问题是:“活的教育”。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