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1892-1982),工部局东区小学的创办者(后更名为“上海市霍山学校”,现作为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组成部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也将为学校后续办学增添新的动力),作为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
第二年年底,陈鹤琴的儿子陈一鸣出生了,这是一件影响陈鹤琴的大事,这件事甚至与中国幼儿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陈鹤琴终于有了一个办幼儿园的“对象”。初为人父的陈鹤琴,对儿子疼爱有加。从儿子的第一声啼哭起,陈鹤琴开始了他的儿童研究之旅,他用白话文和当时看来相当奢侈的相机,采用有文有图的方式记录...
总之,陈鹤琴的艺术教育观是我国美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陈鹤琴的艺术教育观,将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出贡献。六、陈鹤琴艺术教育观的启示 陈鹤琴的艺术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我们应该重视...
陈鹤琴 一、陈鹤琴先生的生平事迹 陈鹤琴(1892-1982),中国幼教之父。浙江省上虞人,15岁入杭州蕙兰中学。 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 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陈鹤琴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本视频由知了爱学提供,11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所以,陈鹤琴想把儿子在各种场合、环境中的表情、动作用文字和照片详细记录下来,并对这些表情和动作所反映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予以对比研究。陈鹤琴记录儿子成长的第一条信息是这样的:这个孩子是在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2分出生的;生后2秒就大哭不止,一直哭到了2点19分,共连续哭了10分钟;以后就是间断地哭了;...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奠基人。1892年3月,陈鹤琴出生于浙江上虞县百官镇—个破落小商人家庭。他6岁丧父,7岁起帮母亲替人洗衣以补贴生活。在读6年私塾后,14岁靠亲友资助进杭州葸兰中学读书,立志济世救人。1911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一学期,秋季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他...
【答案】: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由“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构成。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对...
陈鹤琴童书 2 3 2013 作者 陈鹤琴全集(第6卷) 3 2008 作者 陈鹤琴全集(第3卷) 2 2008 作者 陈鹤琴童书 4 2 2013 作者 陈鹤琴全集(第5卷) 2 2008 作者 陈鹤琴童书 3 1 2013 作者 陈鹤琴童书 1 1 2013 作者 蒲公英 0 1970 作者 > 我来报错 > 我来补充 >去 陈鹤琴 作者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