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镇墓兽是山神的造像,有镇压邪崇、驱除妖鬼的功用。其二,镇墓兽是亡者灵魂的看护者,负责“引魂升天”,或“导魂入阴”。其三,镇墓兽意在抚慰地神不要侵食死者的灵魂。东汉握蛇镇墓兽,藏于成都博物馆 根据功能的变化,镇墓兽的形象也有重大的变化。当镇墓兽作为驱逐恶鬼的护卫之神时,其形象就会凶...
不过,穷奇也有它正面的作用。在古代,它被认为是可以镇墓守门的神兽。尧和舜流放它到四夷以御魑魅、化害为利后,穷奇成了镇墓守门的护卫神兽。从此,“穷奇”便有了驱逐妖邪、护佑平安的功能。所以,尽管穷奇以凶狠著称,但它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容小觑。它既是邪恶的象征,也是守护平安的守护者。0 0 发表...
1972年那次考古,除了人面兽身镇墓兽外,新疆考古工作人员还在阿斯塔那墓葬群发掘出了另一种形象的镇墓兽,它就是兽面镇墓兽。兽面镇墓兽最典型的是一件叫“虎头豹身”的镇墓兽。它的头是虎头,虎口大开、獠牙外露、怒目圆睁,蹲坐在地上,身上插着6根木要翅,好像要腾飞而起的样子。仅从动作和表情看,...
看来,有充分经典依据的方相氏和十二兽思想完备、队伍齐整,无论是汉晋镇墓武士和镇墓兽,还是鲜卑民族特色的镇墓兽,都无法与之相比。 北魏平城时代对华夏传统的解读一直在持续,此后又出现虎形镇墓兽,其中大同富乔发电厂皇兴年间(467~471年)石椁墓椁门上有啖蛇老虎图...
在中国唐代,陪葬的镇墓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俑的形象往往以士兵、武士或将军为原型,融入了佛教天王造型的审美元素。虽然许多人误以为这些俑是天王形象,但实际上它们更可能是中国本土的镇墓神——当旷当野。在马嵬驿的场景中,我大量使用了这种造型的镇墓俑,营造出一种压抑和压迫的氛围感。这些俑不仅在艺术...
墓穴保护神—镇墓神兽 古代的人们追求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导致中国人追求厚葬的习俗。帝王将相以及历史名流死后都将自己身前之物埋入自己的墓穴,作为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当中有 些是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从而招来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贼到此光顾,而墓葬主人为了使自己死后得以安息,不被盗墓贼所打扰,在制作各种机关暗器保卫...
朱书镇墓瓶 镇墓瓶大的基本形制在东汉时期主要是有着圆曲的腹部,圆肩以及大平底,而在东汉晚期则发展为直腹、束颈、小平底为主要特征。镇墓神瓶通常是发现在墓主人的墓室当中,是最为接近墓主人的随葬物品,在墓葬中充当着陪伴墓主人的作用。河西十六国地区发现的镇墓瓶与东汉晚期的镇墓瓶形制特点更加接近,不过...
十二生肖陶俑又称为“十二支神俑”,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一589),盛行于隋(581-618)至元代(1279~1368)。唐代的墓志中四周有时会使用十二生肖作为装饰,每面三个,形状为生肖本形,也会做生肖首人身官服之状。出土的唐代十二生肖俑为兽首人身,穿官服;或者为人身俑带兽。《秘藏经》中写下葬将十二辰...
楚墓出土的镇墓兽无遗是殉葬品,一般兽头上插有鹿角。据学者考据,这种镇墓兽很可能是“土伯”或者“坟羊”,指代「土神」。 战国中晚期 漆木卧鹿 九连墩2号墓出土 | 湖北博物馆藏 土神并不是土地神,而是“后土之侯伯”,即“幽都”的主宰。楚国尚巫术的环境,赋予了这些文献记载中的对象新的含义。
在今天的吐鲁番博物馆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展厅,都有着一些造型奇特的怪兽雕塑,这些雕塑状如麒麟,昂首蹲坐,表情狰狞,这便是人们俗称的镇墓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镇墓兽就已出现,今天,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而吐鲁番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所展出的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