犼:俗称为“望天吼”,形似犬,相传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传说犼能吞食恶鬼,且凶猛无比,连龙都畏惧三分。因此,在古代陵墓建筑中,犼的形象常被雕刻在屋脊、华表等显眼位置,以其威猛之势震慑邪祟,护佑墓主人不受侵扰。 除了以上几种神兽外,还有其他如人面镇墓神兽(多为胡人形象,面容狰狞凶猛)、兽面镇墓神兽...
战国中期镇墓兽的面部造型大多是以兽面的形态出现这些具有独特视觉感受的神兽其兽身纹样相互呼应,协调共生,再结合镇墓兽夸张的外形,更能给人一种威严神秘之感。战国中后期镇墓兽的数量整体减少,面部造型出现了新的特征,先前怪异夸张的兽面形象已逐渐消失,演变成面部近似人形。整体造型已与战国中期镇墓兽明显不...
死后谁来保护你?详解镇墓神兽的来龙去脉 - 非我执笔于2023100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7.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一种长着像长枪一样笔直大角的青铜独角兽今日亮相在辽宁省博物馆的“茶马古道——西部八省区文物联展”上。它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将其置于墓葬门口,是为了起镇墓辟邪的作用。 掌上博物馆看到,约有70厘米长的青铜独角兽的兽头向前冲,角向前刺,扁尾上翘,四足夸张作角斗状,全身铸有兽毛的纹饰。角和尾可拆卸。这...
汉代天禄、辟邪形象资料的种类、材质虽然较多,但其中以陵墓石兽的形制与影响力最具代表性。虽然刻作这两种神兽形状的石兽到东汉才出现,但先秦时期已有陵墓石兽之雏形。郦道元《水经注》描述过西周宣王时的名臣仲山甫墓前的石兽:“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庙,羊虎倾低,破碎略尽。”陵寝制度在秦代发生...
帝王将相以及历史名流死后都将自己身前之物埋入自己的墓穴,作为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当中有 些是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从而招来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贼到此光顾,而墓葬主人为了使自己死后得以安息,不被盗墓贼所打扰,在制作各种机关暗器保卫墓室的同 时,亦是想借助神灵的力量来看守自己的墓室,遂就产生了一种镇墓神兽,也即...
镇墓兽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怪兽,形态多样,有兽面、人面,还常有鹿角。它们被用来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据《周礼》记载,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喜欢吃死人的肝脑;还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因此,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侵扰。传说中的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
百度试题 题目镇墓神兽有哪几种? A C A. 天禄 B. 青龙 C. 辟邪 D. 麒麟 E. 白虎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麒麟 反馈 收藏
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就是一个很萌的镇墓兽,叫青瓷神兽尊。 43年前的一天,在江苏宜兴的一个村庄里,考古学家在一座西晋墓中发现了青瓷神兽尊,距今约1700年。青瓷神兽尊全器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上面窄腰部鼓,足部稍宽于口,整体像一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