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17:59 来自郭沫若超话 【王璞】郭沫若译Geschaeftiger Geist为“创造精神”,正如同浮士德在诗剧中对“地祇”的认同,可以说预示了他一生在中国文学、思想、政治、社会变革中的多样工作,也几乎预定了中国革命世纪的一种“创造性”调性:中国的20世纪及其“创造性破坏”的确代表了忙碌的精神和精神的劳作。 郭...
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学界普遍认为,就对郭沫若的研究而言,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文学、史学、考古,就其本身成就而言,由大到小的顺序却为考古、史学、文学,由此可知郭沫若学术成就之大。考察一下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他的学术研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仍然是正面的,这典型地体现在郭沫若的历史题材小说《豕蹄》和历史...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高汝鸿、麦克昂、易坎人、谷人、爱牟、杜荃、石沱等,后以家乡大渡河和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晚年敬称郭老,男,四川乐山人,客家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病逝,6月18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6月20日早晨,于立群和子女及少数工作人员,护送郭沫若的骨灰乘飞机飞往大寨。 飞机起飞前,于立群出于对当地群众的尊重,专门给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发电报致歉,并告知飞机即将飞临大寨土地上空撒骨灰。没想到这一举动竟惊动了大寨上千人,群众...
怒火中烧的郭沫若用四个字“衣冠禽兽”来回骂鲁迅,然而,鲁迅知道之后并没有动怒,而是加一字,用“才子加流氓”回骂郭沫若,世人看后,皆是哈哈大笑,笑称这四个字就是郭沫若的一生。 尽管郭沫若与鲁迅两人看似不和,实际上两人拥有着文学才子之间的心心相惜,在鲁迅因病去世后,郭沫若曾经专门撰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于鲁...
郭沫若(1892.11~1978.06),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沙湾区)观峨乡沙湾镇人,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石沱、鼎堂、麦克昂、杜徵、易坎人、高汝鸿、杜荃等,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
郭沫若刚读完第一句,便在心里称赞:毛主席的诗作可能不优美,但在气场上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凭这宏伟的气场,就能压倒一堆盛唐诗人。“僧是愚民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读完这两句,郭沫若佩服毛主席能将古诗写的这么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要知道,“曲高和寡”并...
郭沫若生前,尤其是1975年之后,他就已经很少出现在公开场合。1978年4月末至5月初,86岁高龄的郭先生进入弥留之际。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时,话已经说得不利索,但还是坚定地表示:自己的大部分遗产都无偿捐献给国家,至于骨灰,不必葬于北京,撒到山西大寨去肥田。1978年6月下旬,党中央与有关部门遵照郭先生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