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 屈原 )写于 1942 年 1 月,这时正值 抗日战争 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日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 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
郭沫若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在各个文学体裁都有着突出的成就。本书收录了他的历史剧代表作《屈原》和《蔡文姬》。《屈原》写于1942年,描写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蔡文姬》写于1959年,讲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
郭沫若一生写过不少历史题材的话剧,《屈原》和《蔡文姬》是其代表性作品。《屈原》写于1942年,描写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蔡文姬》写于1959年,讲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返回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
郭沫若的《屈原》中,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象征着他对自由与光明的热烈追求。在黑暗笼罩、万物沉睡的时刻,他渴望风的咆哮能驱散一些黑暗,至少能带来一丝光亮和活力。他想象风、雷、电一同在宇宙中翩翩起舞,成为无尽的诗、音乐和舞蹈,以此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他将电比作无形的剑,试图劈开那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尽管...
郭沫若《屈原》全文郭沫若《屈原》原文 郭沫若《屈原》全⽂郭沫若《屈原》原⽂郭沫若《屈原》全⽂ 匿名 2012-1-9 把你这东皇太⼀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阴惨的宇宙,应该你尽⼒咆哮的时候!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咆哮吧,你们都是诗,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烧毁,烧毁你的⼀切。你 劈吧。宇宙...
【话剧】郭沫若话剧《..【第一幕】[清晨的橘园,暮春,尚有若干残橘,剩在枝头。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左前别有园门一道通内室。园中右侧有凉亭一,离园地可高数段。亭中有琴桌石凳之类。亭之阶段,正向左,阶上各陈
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20世纪上半叶的楚辞研究在承继传统中不断嬗变与现代转型,开启了全新研究方法和视角,一直影响至今,郭沫若的屈原研究即引入历史唯物主义时代新精神,呈现出与前代迥然不同的时代气象,从而开创别具一格的屈原新形象。 1946年以前,郭...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芳华越剧团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该剧的移植本,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