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知名画家郑板桥先生,任潍县县官时,恰逢大荒,百姓饿至欲人吃人地步。郑县令下令开仓济民,缓解了当时的饥荒。公众感恩戴德,称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一时传为佳话。郑板桥辞职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一盆兰花。从此隐居乡里,以卖字画为生。真题 (2012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题)加点...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省扬州人,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的艺术成就和个性特点,使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郑板桥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影响深远。一、生平简述 郑板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受到良...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
观看《百家讲坛》 20190710 翰墨风骨郑板桥1 奇人板桥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上,郑板桥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特立独行、一生超然,在艺术的世界里苦心研修、戮力前行,并最终在“诗书画”三个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郑板桥出身卑微,四十四岁考中进士,身处官场的他面对权贵从不屈膝,在他眼里,为官一任,就要...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号板桥居士,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郑板桥的生平经历、艺术成就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构成了他丰富多彩的历史形象。一、生平经历 郑板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的一个...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号板桥居士,江苏扬州人。作为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郑板桥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诗书画三绝”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让我们带着轻松的心情,来聊聊这位历史巨匠的传奇人生。一、生平...
一、郑板桥的生平与背景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扬州人。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父亲郑文韬是一个普通的官员。郑板桥自幼聪慧,才情出众,尤其对书法和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书法,受到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影响。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他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郑板桥的咏物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在这些诗歌中,郑板桥以物喻人,借咏物抒发自己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如《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总之,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我国古代诗坛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