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教授的学术水平在吾辈看来实在渊深难测,我不敢妄加评判。因为我不是哲学专业学生,所以对于他的著作和翻译的作品大多不曾读过,只看过他写的《西方美学…阅读全文 赞同17365 条评论 分享收藏喜欢 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 戴迪 这是邓晓芒教授的一个专题讲座,我把它记录/拷贝下来,略...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后即下放农村插队,1974年返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任讲师,1988年任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武大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
残雪则达到了对这种时代精神的自觉。她第一个起来解释自己的作品,只不过这种解释扑朔迷离,没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和哲学感悟力是读不懂的。▲残雪与哥哥邓晓芒 残雪的创作精神只能从西方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并且一旦成长起来,也能够到西方文学史中去发掘新的生命活力。她的做法就是剥除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宗教神秘主义...
邓晓芒全部作品: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哲学起步,灵魂之旅,人之镜,灵之舞,人论三题(新编本),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第三版),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新批判主义,德国哲学(2013年卷)
邓晓芒一方面认可鲁迅,“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批判最深刻最有力的人”,但同时也指出“他的国民性批判还是过于纠缠在政治实用主义上,过于峻急了。我讲的人性批判其实是接着鲁迅讲,要深入到每个人内心的那种人性缺陷,使这种批判精神成为每个人的人性中的一个层面,一种素质,不是用来救国,而是拯救自己的灵魂”。
他与邓晓芒是武汉大学校友,一度还是他的“学长”。当1979年初秋,邓晓芒以31岁“高龄”考取武大哲学系时,易中天已经是研二学生。但易中天从来都很尊敬他,待为师友之间。他很坦诚说,武大时期,受教最大的同学是邓晓芒,连毕业论文都是受他指引而成的。他不止一次说过,邓的“思辨力量”至为强悍,当世无有匹者...
邓晓芒|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再造 作者|邓晓芒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拙文《我与儒家》在半年多前于《探索与争鸣》杂志发表以来,关于“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的“怪论”引起了众多议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属于批判儒家的一方,有人说你邓晓芒干吗要自己把个儒家的帽子给自己戴上,未免...
这种态度我们今天在各种“寻根”、“回归”和展示中国野蛮风俗的“好处”和“美点”的文学作品中,看得更加分明。我们怎能说鲁迅已经“过时”了呢? 但国人的无是非心,于今尤甚。看来,鲁迅是注定还要孤独到21世纪的了。 文章来源:爱思想网 作者:邓晓芒
邓晓芒:辩证逻辑的本质之我见 文/邓晓芒 通常认为,人类有史以来有两大逻辑系统,即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它们共同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然而,形式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基本成形,辩证逻辑却直到黑格尔才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逻辑体系,且在今天也还未得到逻辑学上的“资格认定”,其本质始终是个迷。要...
邓晓芒(1948年4月7日-),男,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中国从德文原著翻译康德黑格尔著作的第一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简介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