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勉 [ jiè mi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è miǎn ] 告诫勉励。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诫勉的读音是 jiè miǎn,含义是为对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谈话规诫、...
诫勉含义解释 诫勉[ jiè miǎn ] ⒈ 告诫勉励。 什么是诫勉引证解释 ⒈ 告诫勉励。 引《北史·僭伪附庸传·萧琮》:“及嗣位,帝赐以璽书,敦勉之。又赐 梁 之大臣璽书,诫勉之。” 诫勉名字寓意 诫勉名字寓意取其中勉字起名,其寓意为勉励、锲而不舍、自强、坚持之意。
诫勉谈话是对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律检查部门对干部谈话规诫、监督管理,并组织跟踪考核。诫勉谈话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诫勉谈话要严格要求,指出其存在问题,分清是非...
诫勉 成语(Idiom):诫勉(jiè miǎn)发音(Pronunciation):jiè miǎn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警告、劝告、告诫并劝勉他人。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诫勉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诫指警告、劝告,勉指劝勉、鼓励。诫勉的含义是对他人进行警告、劝告并劝勉,希望对方能够悔过自新、改正错误。使用场景(Usage ...
从党内工作分工来看,诫勉既是纪检部门的监督手段,又是组织部门的监督手段。 从纪检监察的角度来看,诫勉既是党内监督手段,又是监察监督的手段。 从处理的种类上来看,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是并列关系,可以同时运用。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九条、《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八条...
诫勉作为15种非党纪处分处理方式中的一种,是指党委(党组)、纪委和组织部门发现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虽不构成违纪,但造成了不良影响,或者虽构成违纪,但根据有关规定免予党纪处分的,按照干部管理权...
一是根据规定确定诫勉方式。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日常监督,发现党员干部轻微违纪问题,若根据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五条、第三十条进行诫勉,应适用“诫勉谈话”,而不是“书面诫勉”。二是结合执行方式具体适用。关于到底采取谈话还是书面方式诫勉的具体情形,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根据《关于组织人事部门...
诫勉是什么意思啊 诫勉释义:告诫、勉励。 诫勉是对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谈话规诫、监督管理,并组织跟踪考核。 诫勉期限一般为半年,诫勉期间被诫勉者正常履行岗位职责,但在诫勉期间停发奖金。
诫勉的理解与适用初探 诫勉常见于党内规定,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发现轻微违纪问题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对其诫勉谈话。2019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简称《问责条例》),继续将诫勉作为问责方式之一。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九条也对诫勉作出规定。此外,《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