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元好问作品,该诗评论了诗人谢灵运、陈师道。前两句赞美谢灵运的诗歌风格。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并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他的大量山水诗打破了东晋以来玄学诗的统治,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 论诗其一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
《论诗二十首·其三》元·元好问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释义:在晋朝时期,邺下的风流人物很多,从他们的壮志豪情中,我们仍然能听到缺壶之歌的激昂。如果风云也感叹张华的年轻才华难以挽留,那么对温庭筠和李商隐这样的新声代诗人,又能如何评说呢?赏析:首句“邺...
论诗全文翻译: 池塘长出的一片片青青的春草,犹如谢灵运所创造出来的诗家的春天,他的五言诗,千秋万代永存新意。 快去传我的话,告诉陈正字,不要闭门苦吟,他太可怜了,这不仅不能弥补诗的.贫乏,还白白浪费精力。 论诗对照翻译: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池塘长出的一片片青青的春草,犹如谢灵运所创造出来...
自从杜甫首创了论诗绝句的形式以后,很多诗人步其后尘,当然不仅仅上面提到的几位。今天,再欣赏几首其他人的论诗绝句。一、才涉推敲不是诗 宋末元初的黄庚《论诗》绝句:三百馀篇岂苦思,个中妙处少人知。籁鸣机动何容力,才涉推敲不是诗。诗经中的诗歌,难道是苦思冥想才能作出的吗?其中的妙处很少有人知道。
《论诗三十首》)的“枉”字同意。两句连在一起,是说刘禹锡也是凡人,不能免俗,却错将所有人都指斥为东风中的兔葵、燕麦一类,加以嘲讽。可见,这首诗着重批评《再游玄都观》尤其是诗序的怨刺失当。第二十六首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
《论诗》是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组诗。作品原文 其一 强将一祖配三宗,流派江西本自同。不是观林诗话在,谁知山谷学荆公。其二 吴下方回有别肠,力排昆体媚陈黄。岂知同出河阳李,笑煞谈诗朱少章。作者简介 李希圣, 清湖南湘乡人,字亦元。光绪十八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初治训诂,工诗文。通古今治法,尝纂...
《论诗》其一 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白话译文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鉴赏 说明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眼光去看事物,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
一、《论诗五首·其二》赏析 《论诗五首·其二》赏析——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白话翻译:李白、杜甫的诗歌,曾经被人津津乐道。如今已经过了千百年,内容与题材,都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属于那一个时代的人才。这些人才各自站在属于自己...
论诗绝句 袁枚〔清代〕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完善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