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
广泛学习,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正确的教育和合理的应用,“人才可以造福。正因如此,朝廷也因此而安定。” 结尾 由此可见,从阮切的《论学》一曲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与“行”是同等重要的,密切相关,不能分开。“学”具有引导“实践”的作用,“实践”具有巩固、证明和完善学习的作用。从那里,我们...
她围绕梁启超的《国学小史》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比较互照中彰显梁胡论学的意义。沿着夏晓虹老师的线索,我才发现胡适日记中的作序一事,不过是当中的一个小片段。必须把时间跨度往前移再向后挪,将梁胡放置到一个大的历史阶段中看,他俩既有师生之谊,又有学术之争,之间两人论学的种种砥砺与辩难...
孔孟论学习原文 〖主干知识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罔( ) 殆( ) 悱( ) 隅( ) 诲( ) 杵( ) 奕( ) 鸿鹄( )(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 说: 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 知: ⑶君子深造之以道。
“蠲除戏论”——马一浮之论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封从《马一浮论学书信选读》题目本身来看,“论学”这一概念,实际上意蕴相当广泛,既是读书之学,也是学问之学,更是学术之学。读书之学,马一浮有一篇文章叫《读书法》,强调“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
2023年高考山东卷,考到了一首理学家写的说理诗,理学家是南宋末年的林希逸,他的这首说理诗叫《答友人论学》。一般说理诗往往艰涩,而这首乍看过去也不太容易理解,因而悦华试着阐释一下。原诗如下: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
与友人论学书【作者】顾炎武 【朝代】明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
本文选自《牟宗三全集》第24册之《时代与感受续编》。文中,牟先生以一言概括了论学与读书之要——“学与读书,并无巧妙方便处,只有‘透露性情,凝聚心志,尊师重道’三语而已”。 牟先生认为,“读书明理以求觉悟”是根于人之天性对于真善美的“欣趣”。人必须首先发扬出“真性情、真欣趣”,才能免于鄙陋与虚伪,...
读书“方法论”:读多、读广、读写 我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挤过高考那座独木桥,所读之书多与考试挂钩,以背诵记忆为主,偶尔看些儿女情长,感时伤事;工作之后惯性思维,所读之书多为“功用之学”,以长技应用为主,挑看些小… 晓沫的读写时光 为什么要书读百遍? 王财贵和陈功雄 王财贵先生推行的读经读100遍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