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许渊冲首次提出了译诗的“三美论”,即在传达原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音韵美,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传达形式美,追求三美并存。他本人是这一理论的最佳实践者。1983年,许渊冲到北大任教。有学生回忆,有一次许渊冲说起英文中也有回文诗,就在黑板上写下一句拿破仑说过的话:“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07年,许渊冲被检查出了直肠癌,医生告诉他,最多还可以活七年。老人家却没把这个性命攸关的事情放在心上,而是继续自己的创作。神奇的是,七年后,癌症并没有打倒他,他反而在2014年获得了生命中的最高奖项———素有翻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北极光”奖。昔日同窗杨...
许渊冲直言道“‘一位女士的画像’,说实话看到这个题目就不想看书了,有什么看头?中国的文化深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两个字很妙的。你看,说一个人美丽的影子,倩影比画像好多了。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译文比原文更美。”《红与黑》引发的翻译界大论战更是轰动一时。同样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
2017年,许渊冲用中文、法文抄写《诗经•采薇》的名句 许渊冲为翻译奉献了一辈子 他对生活的需求却很简单 就是有饭吃、有地住、有活干 退休以后,许渊冲 每天在北大畅春园的一栋老楼 对着台式电脑 从晚上十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坚持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 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 耄耋之年,许渊冲仍...
这个狂言的老人就是许渊冲,在翻译这一行上,据说他一直号称自己是“狂而不妄”。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就会直言不让,更是自称“诗译英法唯一人”,然而在他年轻时,这份狂却为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曾经被骂“千古罪人”。86岁患癌,97岁丧妻,一生在翻译的世界里追求着“美”的传达,这种对美的追求,对...
许渊冲全部作品:西南联大求学日记,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唐诗三百首(中英对照),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道德经(中英对照),许渊冲译诗经,许渊冲百岁自述,宋词三百首(中英对照),许渊冲译杜甫诗选,楚辞(中英对照)
纪念|百岁许渊冲:从心所欲不逾矩 2021年6月17日上午,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辞世,享年100岁。许渊冲先生1921年4月18日生于江西南昌,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48年赴法留学,1951年回国,曾先后在清华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任教。...
▲6月17日,我国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在北京去世。新京报剥洋葱people出品 文 | 叶克飞 “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的许渊冲今天真的走了。6月17日,我国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100岁。1939年,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就读大一的许渊冲在日记中写道:“联大门口有两条路:一条...
6月17日上午8时许,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在京逝世,享年100岁。许渊冲的一名学生向新京报表示,许老是 “安详地去世”。儿子在国外,2018年妻子照君去世后,许渊冲独自一人生活在北大畅春园的小房子里。学生说,许老家里没有很亲近的亲人了,日常生活都由保姆照顾。1921年,许渊冲出生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