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2021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翻译家,生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6岁的他为躲避战火来到了云南。1938年,以第7名的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1年,应征在美国志愿空军任英文翻译,把三民主义解释并...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2021年6月17日),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长达8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
2018年,陪伴半生的夫人照君也先一步离世。许渊冲仍然没有停下翻译工作,这是他的救赎、他的寄托、他的心魂驰荡之处。哪怕很多时候他只有一点点推敲、前进,这样缓慢的工作,对于一个一心追求美的老人来说,依然是一种幸福。就像他曾经说的: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
1938年,许渊冲还是个17岁的少年,彼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动荡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汇聚了中国顶尖的学术资源与人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许渊冲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年轻的许渊冲,来自江西南昌二中,考入了这所位于昆明的著名大学。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许渊冲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是...
许渊冲的母亲曾就学于江西省女子职业学校,是个文艺才女,擅长绘画和写作。从三岁起,母亲便用生动的“字角”教他认字和看图,使那些枯燥的汉字变得栩栩如生,这正是鲁迅口中“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启蒙教育。此外,许渊冲还有一个年长四岁的哥哥,名为许渊洵,他的歌声十分动听,常常在放学...
一诗一译文,译界泰斗许渊冲亲译! 那些了不起的头衔,都不如许渊冲的译文来得直接可感—— 他首创翻译的“三美”论,强调翻译要“韵律美、意象美、表达美”并存,不仅要有传统文化格式上的工整押韵,更强调传统文化思想上的意境。 比如,他译“海内...
今年4月份,在许渊冲百岁诞辰之际,华文出版社出版了《许渊冲百岁自述》一书,澎湃新闻经出版社授权摘发“杨振宁和我”一节的部分内容,以表纪念。 (一)往事 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须具有三种因素:一是天才——学问方面,天才成分占的多。有无发明与创作是不只以得多少分数,几年毕业所能达成的。二是努力——道德...
事后许渊冲才后知后觉,原来自己上课时竟激动地忘记举手了。1941年抗战期间,日机狂轰滥炸,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组织了近300人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西南联大的学子们纷纷自愿报名服役,为美国援华志愿军当翻译。然而就在飞虎队的招待会上,发生了件尴尬的事情。翻译不知如何准确表达“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2017年,许渊冲用中文、法文抄写《诗经•采薇》的名句 许渊冲为翻译奉献了一辈子 他对生活的需求却很简单 就是有饭吃、有地住、有活干 退休以后,许渊冲 每天在北大畅春园的一栋老楼 对着台式电脑 从晚上十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坚持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 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 耄耋之年,许渊冲仍...
许渊冲先生的养生秘诀分享 首先,他始终保持微笑。微笑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武器,它能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提高我们的抵抗力。许老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总是能保持微笑,这让他在面对疾病时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其次,他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能力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独立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