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三线与内地的联系,铁路建设也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襄渝铁路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诞生的。1965年12月,经过铁道部第二勘测院的勘测设计,确定线路,1969年渝达铁路、襄成铁路两线合一,故称为襄渝铁路,对外代号2107工程。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经十堰、白河、安康、万源、达州、广安,终点站重庆,全长915...
为了选址隐蔽,靠山而建,许多三线工厂都设立在深山密林中。然而,三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并不便利,因此,为提高三线与内地的联系,铁路建设也被纳入了三线重点建设之中。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襄渝铁路应运而生。经过铁道部第二勘测院的精确测量和设计,1969年,渝达铁路和襄成铁路成功合并,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襄渝铁路。襄...
襄渝铁路,重庆到今天的襄阳的一条铁路线,全长916公里,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从重庆出发,经四川的广安,达州,陕西的安康,再走湖北的十堰到襄阳,这条铁路线始建于1968年,在1978年正式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由川东平行岭谷出发,穿越大巴山脉连接中原大地的大动脉。襄渝铁路的由来。共和国成立之初,规划了川...
襄渝铁路,一条连接湖北襄阳与重庆的铁路巨龙,不仅仅是一道交通线,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英雄的工程之一。铁路的修建不仅是一项技术壮举,更是一段岁月深埋的英勇史诗。这条铁路的起点在湖北襄阳,然后穿越湖北十堰,在白河县进入陕西安康,途经万源、达州,最终抵达重庆。全程916公里,耗时超过5年,90个大小车站分布...
襄渝铁路也通过其它几条主要的铁路线,间接地和各大军事集团建立起了关系。写到这里,也许许多人对襄渝线的战略意义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想在这里重点讲一讲。在众多的运输方式中,轨道运输是最有效的,这是为什么?都是因为它的运量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速度快,运输费用低,安全系数高。所以,我们才会在修建...
可以说,“襄渝铁路是建在铁道兵战士的脊梁上”。大巴山隧道处于川陕交界处,全长5,332米,是襄渝线最长的隧道,集岩溶、断层、高地应力、大变形、瓦斯、涌突水等不良地质现象于一体,堪称“地质博物馆”。担负大巴山隧道施工的部队,在通路之前,每人每天在山道上往返奔波40公里,用人力搬运了1,800多吨物资。由...
1968年2月,正在大兴安岭林区奋战的铁6师战士们,接到了中央军委的一纸命令:南下入川,进军山城。于是,头顶雪花、脚踩棉鞋的铁道兵,迅速向巴蜀之地机动,拉开了修建襄渝铁路的序幕。与现在的铁路修建不同,当年的铁路都是出自铁道兵之手。▲襄渝铁路旧照(一)对铁道兵而言,修铁路的工地就是浴血搏杀的战场。
铁路穿越大巴山提出过6个方案,原拟采用6‰单机坡在四川省白沙地区以20公里长隧道穿越。1967年3月,铁道部组织现场鉴定,在6个方案中比较,最后审定以12‰双机坡在陕西省镇巴县境以5.33公里隧道穿越。 襄渝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为1级干线;正线为单线;限制坡度,单机6‰,双机12‰;最小曲线半径,一般...
【转载】襄渝铁路沿线..千里蜀道变通途这是一条建设工期耗时10年的巨大工程,原为1949年10月后路网规划的川豫(成都至信阳)线,后改为襄渝铁路。由于地势险峻、交通闭塞,工程和生活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的秦巴大山里。图一: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