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3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六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人物关系 老大:袁宗道 老二:袁宏道 老三:袁中道 人物传说 明朝时,湖北有一户姓袁的人家。袁家有兄弟三人,三...
在《游居柿录》中,袁中道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城中一片湖雪,极为可观。但塍界如织,有碍湖光耳。”如此大好湖光,竟像百衲衣一般难看,他感觉很是遗憾。摄影:李锋 关于济南的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之游,袁中道除在前面所引及的日记和游记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之外,还作有《趵突泉,兼呈大中丞李梦白、直指...
——袁中道《夜泉》夜雪大作。——袁中道《江行道中》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江行道中》晨起登舟,入沙市。——袁中道《江行道中》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袁中道《江行道中》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袁中道《游青溪记》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
袁中道 〔明代〕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
诗酒趁年华的袁中道|公安派老三,塑造了“天下第一‘瓢’客”“公安派”袁中道的文学创作,实践和形成了公安派的核心理论“独抒性灵”,以及“ 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还主张文学要与时俱进、因时变化,“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相比于大哥袁宗道的厚朴慎独和二哥袁宏道的机锋狂逸,他个性非常豪情侠气,“长...
袁中道·明 寒北重欣借寇君,琵琶曲里奏功勋。 校书百帖高连屋,种柳千行翠入云。 鲁国到门诸弟子,渔阳回席旧将军。 太干销尽干戈气,闲却袁家倚马文。¤ 咏怀四首 袁中道·明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 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
袁中道所有作品88首诗作 三湖泛舟 袁中道·明 晚风自送小船行,行过菰蒲乍有声。 共指远林猎火起,不知月向此中生。 太和山中杂咏 袁中道·明 灵境经年入梦魂,不知何岳更称尊。 山为函夏诸丘长,帝是轩辕有道孙。 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 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 宋西宁席上作 袁中道·...
袁中道诗词 1.《渡黄河》明朝·袁中道 如雪寒沙千里平,猛风虽尽浪犹惊。草经青女全无色,雁过黄河别有声。骑马久无浮宅梦,倚蓬忽动荡舟情。可怜广武山常在,寂寞谁知竖子名。 2.《初秋三首·微凉宿阴林》明朝·袁中道 微凉宿阴林,顿觉烦暑退。登台对清池,过萤停鹤背。静夜发啸歌,邻犬数声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