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Shenhai-1),是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2017年9月16日在武汉开工建造,建成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告别“向阳红09”船,迎来自己的专用支持母船。2018年12月8日,深海一号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水,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2018年12月20日,深海一号当选为2018...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探索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自2009年至2012年间,成功完成了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的海试,证明了其集成技术的成熟。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下潜至7062米,实现了全球99%以上海洋...
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新...
深海的奥秘,正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船时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间11时许),深蓝色的西太平洋海面上,“蛟龙号”搭载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金黄的海星、长着黑色珊瑚的海绵、藤蔓橙黄的冷水珊瑚……...
蛟龙号采集到神秘未知生物,2015年1月蛟龙号采集到的未知生物。“蛟龙号”介绍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
蛟龙号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
这也是“蛟龙号”首次到港 “蛟龙号”首次到港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自8月10日起航以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18次下潜任务,搭载包括8名外籍科学家在内的十余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这是“蛟龙号”的首个国际航次,也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据了解,“深海一号”船载“...
新华社权威快报|“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船时2024年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间8月18日11时许)抵达西太平洋首个作业区的“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张奕完成航次首潜 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自2009年8月3...
起航28天,9月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宣告着本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计划为期45天的海上调查工作进入下半程。本航次中,国内外的18位科学家参与了随“蛟龙”潜入深海的工作,来自青岛的女科学家张珊正是这十八分之一。今年6月中旬,在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