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我国认识深海和经略深海的“国之重器”。记者获悉,目前潜航员和技术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蛟龙”号升级改造工作,主要包括7000米级大容量、长寿命、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电池系统和高效直驱型低噪直流推进等关键部件升级,同时优化液压系统、视像传输系统、作业工具包...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8日电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随“深海一号”船,于船时18日0时许(北京时间17日22时许)抵达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首个作业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首个作业区开展5次下潜作业。根据下潜计划,首次下潜作业将在18日进行,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和潜航员齐海滨、张奕将搭乘“蛟龙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9月24日,结束在西太平洋进行的首个国际深海科研考察航次后,中国大洋综合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返航抵达香港尖沙咀码头,开始对香港特区的首次访问。“蛟龙号”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图为“深海一号”科考船靠岸后,“蛟龙号”潜水器...
9月24日,结束在西太平洋进行的首个国际深海科研考察航次后,中国大洋综合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返航抵达香港尖沙咀码头,开始对香港特区的首次访问。“蛟龙号”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图为“深海一号”科考船靠岸后,“蛟龙号”潜水器移出船舱亮相。中新网记者 侯...
央视网2024-09-07 12:23:2520364次观看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次下潜。 责任编辑:央视网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喜欢热门推荐 尹锡悦弹劾审判第二次辩论将于今日下午开始 1月16日 06:10央行三天逆回购净投放超1万亿元 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1月16日 07:4...
深海一号(Shenhai-1),是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2017年9月16日在武汉开工建造,建成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告别“向阳红09”船,迎来自己的专用支持母船。2018年12月8日,深海一号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水,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2018年12月20日,深海一号当选为2018...
经过长达十年的精心研制,“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终于在2012年6月21日迎来了其历史性时刻。在马里亚纳海沟,这一全球最深的海洋深渊,它成功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062米。凭借这一卓越成就,“蛟龙号”不仅覆盖了全球海洋区域的8%,更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下潜深度的作业型载人潜水...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据香港电台网站9月24日报道,国家远洋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访港,停泊在尖沙咀码头,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到场迎接。报道称,卓永兴致辞时说,“蛟龙号”访问不仅显示国家载人深潜科研考察技术的重大进步,亦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海洋科研发展及生态保育的关心和支持...
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ROV)最大尺寸不足0.4米,重量不到40公斤,作业半径却可达100米,小小的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以下简称微型ROV)安装在“蛟龙”号上虽然显得很渺小,但它对我国深海探测领域来说却具有大作用。由沈阳自动化所承担的“十一五”“863”课题——微型无人专用潜水器通过了国家技术验收。“微型R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