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启期 [ róng qǐ q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róng qǐ qī ] 春秋时隐士,传说曾行于郕之野,语孔子,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荣启期 词典发音: róng qǐ qī 国语辞典 春秋时隐士,传说曾行于郕之野,语孔子,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隐士,传说曾行于 郕 之野,语孔子,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
史载:“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周庄王四年(前 693),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荣启期宅居郕邑,是为鲁宗之始”。不过到了荣启期时,家族已经败落。但荣启期安贫乐道,自得其乐,行年九十,仍身心俱健,与孔...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局部):嵇康(左)和阮籍 山涛头裹巾,一手挽袖,一手执杯而饮 王戎斜身靠几,手弄玉如意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局部):山涛(左)和王戎 向秀头戴帻(zé),一肩袒露,闭目沉思 刘伶双目凝视手中酒杯,一手蘸酒品尝 阮咸垂带飘于脑后,弹一四弦乐器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荣启期(前595-前500年),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山东汶上县郭楼镇古城村一带)人,生于周定王12年(公元前595年),卒于周敬王20年(前500年),终年96岁。他的“三乐”思想曾受到了道家和儒家的尊崇,他“知足”“寡欲”“常乐”的哲学内涵,为中国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荣启期说:“我快乐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有三条。天生万物,人最高贵,生而为人,这是第一值得快乐的;男女有别,以男为尊,身为男人,这是第二值得快乐的;人的寿命有长有短,短的死在娘胎里,死在襁褓中,而我已活到九十岁了,这是第三值得快乐的。贫困是读书人的寻常事,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我安...
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是个极具个性的人物。他长期隐居在泰山之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除了务农、采药、汲水这些日常琐事,他的最大乐趣便是弹琴鼓瑟,以此自娱自乐。有一次,孔子在游历泰山时,偶然遇到了荣启期。他看到荣启期身披鹿皮,腰间随意地捆着绳索,形象有些邋遢,却沉浸在音乐的演奏中。孔子好奇地...
《孔子见荣启期图》 孔子去泰山旅游,在郕邑郊外,遇到了一个叫荣启期的老人。 孔子向其讨教快乐的问题,他的回答令孔子受益终身。 荣启期,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属河南范县、山东宁阳东北一带)人。 荣启期生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周元王二年(公元474年)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八岁。 荣启期的先祖是荣...
译文:孔子游泰山,遇到荣启期行走在郕的郊野,衣衫粗陋 ,鼓琴而歌,孔子问道: “先生为何如此快乐?”老头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啊!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我有幸生为人,是第一快乐之事。人又分为男女,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而我有幸生为男人,是第二乐事。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
荣启期的三大乐事,字字珠玑,句句入心。首先,“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矣”,他感恩于生而为人,这份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是幸福感的源泉。在荣启期看来,能够拥有思考、感知、创造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其次,“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这句话虽带有时代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