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六月苕溪的渔耕景象,通过「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等细节,展现江南水乡的烟火气息。 原文节选 六月苕溪路,人看似若耶。 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译文 六月的苕溪路上,景致堪比绍兴若耶溪。碧绿溪水映照千重田埂,青山如带斜贯天际。世间纷扰万...
《苕溪诗》是米芾创作的一件行书书法作品,全称为《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它创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的名称中包含了两个名词,分别是“苕溪”和“诗卷”。其中,“苕溪”指的是苕溪书院,是米芾自己的私人书斋和居所。而“诗卷”则指的是这幅作品以诗的形式进行...
🍀🍀《苕溪诗》用笔遒劲,浓纤兼出,笔丝连贯,纵横恣逸。米芾的用笔丰富多变,与他绘画用笔有很大的关系。米芾在善于用笔的过程中形成了飘逸豪迈的风格和沉着痛快的气势,追求跌宕多姿的变化,自成一家,显得极有姿态。☘️☘️《苕溪诗》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
沉著飞翥——米芾行书《苕溪诗帖》高清完整版欣赏 文◎赵磊 小知识 《苕溪诗帖》是北宋名家米芾行书墨迹,据帖中文字记载,此作书于元佑三年。在《苕溪诗帖》中,充分体现了米芾的行书独特的风格,用笔熟练,不失变化,体现了北宋“尚意”书风特点。米芾虽然初期学的唐楷,但后期,米芾对唐楷持批判的立场。
米芾《苕溪诗帖》赏析,百看不厌,大家欣赏学习 《苕溪诗帖》创作于宋元祐三年八月八日(公元1088年8月26日),米芾38岁时所作,原为清代的内府藏品,后失散流落民间。幸运的是,在1963年,故宫收得此卷,并由郑竹友先生倾力根据未损前的照片将所缺之字补全,使得我们能够一窥其全貌。米芾在《苕溪诗帖》中...
《苕溪诗帖》,宋元祐三年八月八日(公元1088年8月26日)米芾38岁时书,纸本,自撰诗,行书,共35行,394字,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米芾《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影响巨大。《苕溪诗帖》用笔爽利,洒脱不拘,多取侧锋,灵巧多变,...
《苕溪诗帖》是米芾中年时期的作品,也是米芾书法力作之一。帖上有米芾的落款:“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由此可知,这一年米芾是三十八岁。三十八岁是一个男人事业发展、精力充沛的时候,《苕溪诗帖》全篇一共三百九十四个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苕溪诗帖...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38岁时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 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故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 米芾在《苕溪诗》中的补...
《苕溪诗帖》诞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 年),彼时米芾 38 岁,正值其书法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米芾自七八岁起便与笔砚相伴,经过长达 30 年对颜真卿、李邕、欧阳询、柳公权、沈传师、褚遂良、“二王” 等众多书法大家的深入研习与临摹,已然完成了 “集古字” 的深厚积累。而此次创作的《苕溪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