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苕溪诗帖》(附单字高清图) 《苕溪诗》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米芾创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
《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影响巨大。 米芾自称用笔“八面出锋”,极尽笔法百态。早于《蜀素帖》一个月书写的《苕溪诗帖》,便是米芾“八面用锋”的杰出之作。此帖结体构思精巧、气韵潇洒舒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米芾行书的高超技巧与纵逸神韵。 放大看,更震撼! 单字高清...
沉著飞翥——米芾行书《苕溪诗帖》高清完整版欣赏 文◎赵磊 小知识 《苕溪诗帖》是北宋名家米芾行书墨迹,据帖中文字记载,此作书于元佑三年。在《苕溪诗帖》中,充分体现了米芾的行书独特的风格,用笔熟练,不失变化,体现了北宋“尚意”书风特点。米芾虽然初期学的唐楷,但后期,米芾对唐楷持批判的立场。
《苕溪诗卷》又称《苕溪诗帖》,为米芾的代表作,纸本,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294字,末署年款“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知其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可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与另一件传世名作《蜀素帖》仅相隔一月...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米芾创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
《苕溪诗帖》,宋元祐三年八月八日(公元1088年8月26日)米芾38岁时书,纸本,自撰诗,行书,共35行,394字,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米芾《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影响巨大。《苕溪诗帖》用笔爽利,洒脱不拘,多取侧锋,灵巧多变,...
《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影响巨大。 米芾自称用笔“八面出锋”,极尽笔法百态。早于《蜀素帖》一个月书写的《苕溪诗帖》,便是米芾“八面用锋”的杰出之作。此帖结体构思精巧、气韵潇洒舒畅,较为...
沈荃 临米芾《苕溪诗帖》 绫卷24.5x203.8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米芾苕溪诗帖)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嬾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蠧简。便起故巢嗟。好懒...
米芾,北宋书法大家,其《苕溪诗帖》的创作,源自一次偶然的游历。一日,米芾泛舟苕溪之上,两岸风光旖旎,让他心旷神怡。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思绪万千,灵感如泉涌,遂提笔在船头挥毫泼墨,写下这首描绘苕溪美景的诗篇。《苕溪诗帖》笔画灵动飘逸,字形变化多端,展现出米芾独特的书法风格。他巧妙地运用提按、...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