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年,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做了六首诗,合录一卷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乃米芾的经意之作。《苕溪诗帖》雄浑老辣,潇洒自然,是很多人学米入门之帖,但苕溪帖也因为技法上略有”刻意“而使学书者往往仅学到米字的皮毛以至于”怒张“不得笔。《苕溪诗帖》不仅是初学米字者所爱之帖,也被历代文...
整体看来,虽然启功所临摹的米芾《苕溪帖》只是手稿,但是丝毫不输启功平时所创作的“启功体”书法作品。对此,各位书友是如何看待的呢?期待您在评论区留言。文末附带米芾《苕溪帖》释文。释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用“卜”点去)玉鲈堆...
《苕溪帖》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书法艺术的杰出体现。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创作背景:《苕溪帖》是米芾在元丰三年(1080年)创作的书法作品,那时他已经三十八岁。这部作品是他在游历苏州、无锡时,出发造访无锡之前的手笔。虽然已到中年,但字中却不乏天真之气,以胸中之美,贯注全篇,整个书...
《苕溪帖》是2019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芾。本书是作者的行书自作诗六首。内容简介 《苕溪帖》为米芾行书自作诗六首。全卷书风真率自然,逸趣横生。落笔迅疾恣肆,结体欹侧险劲,章法错落参差。尤其运笔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为米芾中年经意之...
《苕溪帖》是米芾中年的作品。书于元丰三年(1080年),当时已三十八岁。那时他在游历苏州、无锡,此卷是他出发造访无锡之前的手笔。虽中年已到,但字中却不乏天真之气,以胸中之美,贯注全篇,整个书风令人惊叹不已。发布于 2021-11-28 22:12 内容所属专栏 历代书法碑帖精选 全是高清碑帖干货 订阅专栏 ...
米芾《苕溪诗》补笔浅析 文/顾巧年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38岁时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卷35行,共394字。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故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此卷末...
米芾《苕溪帖》,书于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请横屏观看。 释文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
我将前往苕溪,戏作诗文呈给诸位友人。襄阳漫仕(米芾自称)米黻。因夏日的松竹之美我留在此地,而今为秋日的溪山景色我前往苕溪。长久以来歌咏白雪,今又将创作采菱之歌。案上鲈鱼如玉缕,橘满洲头似金团。水宫无限之景,我愿追随谢灵运之足迹,共同游赏。半年时光依修竹,三季赏花不觉倦。慵懒之时饮...
米芾的“八面出锋”是个什么鬼?分析《苕溪帖》看懂老司机起收笔的锋面变化空空 CISA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证书持证人12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有些书法入门书常常用这样的图来示范用笔,还美其名曰藏锋。 这种图示误人子弟,害人不浅,生硬,机械,完全割断了书法点画的笔势往来。这也是很多人写字写成“老干部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