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译文:保持心灵的虚空到极致,守住内心的清静到极致。万物蓬勃生长,我从中观察循环往复的道理。天...
致虚极,则无所住,守静笃,而生其心,也就是自性觉醒。唐玄宗说: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可以说一语中的。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 第十六章 【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
第二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万物,繁荣生长,老子的方法是“观复”。什么是“观复”?就是他是反过来去看这个世界的,透过世界的表面,反观世界的根本,看到世间万物的本质、本源。下一句“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句是说老子他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一种心灵状态,并且用“观复”的方法来看...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极力做到虚静寡欲,彻底坚持清静无为。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各自...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张讲的静的妙用。万事万物都有其根,守住根本才不会消亡。草木的根在泥土里,而人的根在头顶。如果能守住根,那么...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咏道·解读】 - 咏道·解读于2024060
原典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心灵虚空到极...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到达心境空明,万念万欲俱化为虚无的顶点,安守着至诚至信的宁静。身体内的气血顺经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