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译文:保持心灵的虚空到极致,守住内心的清静到极致。万物蓬勃生长,我从中观察循环往复的道理。天...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 , 道乃久,没身不殆 悦读国学译文 把心灵放空到极致 让心灵安住在虚静之中 我通过万物生长,来观察他们循环往复的规律 天下万物纷纷扰扰,都向着他们的初始状态发展变化,这样反复循环 回归初始状态就是...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 第十六章 【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
【道德经】至虚极,守..【道德经】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致虚极,守静笃(dǔ)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注释】 ①笃(dǔ):极度、顶点。 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吾少时混,后寄于情,及物散人尽,始知蜉蝣天地间,需己身明。己身明,须饱识于胸、感于事...
【道德经】至虚极,守..【道德经】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无为至无不为,中间隔着静和明。 《道经.十六》中,阐述得明白: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致虚极,心之为无之极。 守静笃,心之虚极,态自静笃。 根者,心也。
靜篤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 - 河东小庆于20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