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访谈结尾聂鲁达留给科利纳斯的玫瑰与书,这位永远的斗士留给我们的是爱与革命的一生,是“想着整个世界歌唱,为了你和我一起歌唱”(改写自聂鲁达的名诗《伐木者醒来》)。编 者与聂鲁达的对话安东尼奥·科利纳斯作 滕威译聂鲁达双手背在身后,雕花的帽子遮住眼睛,缓缓地、缓缓地走来,穿过米兰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聂鲁达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墨西哥诗人埃米利奥·帕切科说过:“聂鲁达每天都在重生,因为总有人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总有人用新的眼光重新阅读他的作品。不读他,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早在1951年聂鲁达受邀访华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出版了《聂鲁达诗文集》(袁水拍译),是建社后出版的第一部西语作品...
聂鲁达超话,阅读数:116万、帖子数:135、粉丝数:513,阅读巴勃罗·聂鲁达的诗来倾听大海的声音新浪微博超话社区,微博上的兴趣社区。超话社区,超有话聊。
在智利,巴勃罗·聂鲁达的黑岛故居和他的诗作一样有名。20世纪30年代末,聂鲁达从战火初燃的欧洲回到祖国智利,购置了一块海岸边布满黑色岩礁的土地,一栋石头房子坐落其上,诗人将之命名为“黑岛”。从此,黑岛成为聂鲁达周游世界后一次次返回的港湾,他在这里面朝大海,回忆、想象、创作、会友。流入宽广世界 深入...
巴勃罗·聂鲁达,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智利著名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聂鲁达1904年出生于智利帕拉尔城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在他满月时去世,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这位严父不懂得欣赏儿子的才能,在读了少年聂鲁达写的第一首诗后,他冷冰冰地评论道:“这是你从哪里抄来的?” 为了不让...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西班牙人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巴勃罗·聂鲁达:爱与人民的诗人离开的50年》的文章,作者为海梅·塞迪略。全文摘编如下:巴勃罗·聂鲁达是杰出的“人民的诗人”。他的诗歌与我们息息相关,被投射到爱与痛苦的芸芸众生的想象中,人们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共情。他诗中的表达常常是修辞性的,但...
在聂鲁达写下的这些长长短短、富有魔力的诗篇里,森林、矿山、土地、星空、大海……世界的另一个维度、另一种模样浮现出来,形成一个浮动的诗的宇宙,这个宇宙笼罩着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深入每颗曾辨认过痛苦的心。除了这些诗歌之外,聂鲁达只写过唯一的一本自传:《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或许很多没看过这本书的人...
迄今为止,聂鲁达最著名的诗集,仍然是他20岁时出版的爱情诗集《20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这本诗集于1961年在全球范围销售一百万册,到今天更是销量过亿册,其中许多诗句似乎已成为爱情这个词语固有属性的一部分。而代表聂鲁达诗歌最高成就的,无疑是1950年出版的厚达六百多页的《诗歌总集》,其中就包括聂鲁达备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