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信录(二册)》是2009年世界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崔述。内容介绍 《考信录》为崔述辨证古书古史真伪的专著,以司马迁「载籍极搏,犹考信於六艺」之意为书名。分前录、正录、後录、翼录四部分。前录包括《考信录提要》二卷、《补上古考信录》二卷;正录包括《唐虞考信录》四卷、《夏考信录》二...
崔述在《考信录提要》中说了他撰写《考信录》的原因:“余年三十,始知究心六经,觉传记所载,与注疏所释,往往与经互异,然犹未敢决其是非。乃取经传之文类而辑之,比而察之,久之而后晓,然后传记、注疏之失,顾前人罕有言及之者,屡欲菇之而不能菇,不得已乃...
考信录 基础信息 词语考信录 繁体考信錄 拼音kǎo xìn lù 怎么读 【考信录】的意思 书名。清崔述撰,三十六卷。历考各经传注解之讹误者。 来源:-- 词典修订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崔述:着《考信录》等三十四种,合称为「崔东壁遗书」。
其中《考信录提要》(一名《考古提要》)2卷,《补上古考信录》2卷,为“前录”2种;《唐虞考信录》4卷,《夏考信录》2卷、《商考信录》2卷、《丰镐考信录》8卷,《洙泗考信录》4卷,为“正录”5种;《丰镐考信别录》3卷,《丰镐考信余录》3卷、《孟子事实录》2卷、《考古续说》2卷,《考信附录》2...
又两书互勘之下,《考信录》中固多明引弟说以证成己说,然袭用其言而未揭之者亦不在少。推此而论,必有先生於坐谈之顷直抒其疑古之见,而未著於书,遂为东壁所采撷者,惜其事不可详耳。东壁年七十七而先生仅三十九,学之成与不成岂非天哉!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六日,记於杭州。
考信录名词解释 考信录是指记录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问题的一种记录表格。考信录通常包括考生的个人信息,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或特殊情况的描述,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处理意见和建议等。考信录的目的是为了统计和分析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评估考试的公平性和质量,并...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同上) △九官非一时所命 自“询咨四岳”以後,郑氏以为皆“格於文祖”时所敕命。《纲目前编》因之,悉载之於舜即位时,而以舜之三载为“考绩”之年,九载为“熙绩”之岁。余按:舜之摄政二十有八载矣,自弃以下八人,为知其材邪?为不知其材邪?知其材邪,何以二...
《考信录》就是这样一部辨别古籍内容真伪的学术著作,这部书的作者叫崔述。崔述是河北人,他曾经担任过基层官吏。不久之后,辞官返乡,专心从事学术研究。他有几十种著作存世,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这部《考信录》。这部书凝聚了他半生心血,可以代表他在清代学术圈的崇高地位。《考信录》共计36卷,从古籍中关于三皇...
三十年来,留心搜访,得东壁所著《考信录》、《王政三大典考》数种。其於唐、虞、三代之传文,下迄秦、汉、唐、宋以来之著作,凡说之有戾圣经者,靡不辨 而删削之,不使相混以误来兹。山阳汪文端公称“其书为古今不可无之书,其功为世儒不可及之功”,诚非虚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