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信录〗三十六卷,翼录十卷。清崔述(1740一1816)撰。为崔氏辨证古书古史真伪的专著,为崔氏平生精力之所注。分前录、正录、后录、翼录四部分。前录包括《考信录提要》二卷,《补上古考信录》二卷。正录包括《唐虞考信录》四卷,《夏考信录》二卷,《商考信录》二卷,《丰镐考信录》八卷,《诛泗考信...
其中《考信录提要》(一名《考古提要》)2卷,《补上古考信录》2卷,为“前录”2种;《唐虞考信录》4卷,《夏考信录》2卷、《商考信录》2卷、《丰镐考信录》8卷,《洙泗考信录》4卷,为“正录”5种;《丰镐考信别录》3卷,《丰镐考信余录》3卷、《孟子事实录》2卷、《考古续说》2卷,《考信附录》2...
《考信录》就是这样一部辨别古籍内容真伪的学术著作,这部书的作者叫崔述。崔述是河北人,他曾经担任过基层官吏。不久之后,辞官返乡,专心从事学术研究。他有几十种著作存世,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这部《考信录》。这部书凝聚了他半生心血,可以代表他在清代学术圈的崇高地位。《考信录》共计36卷,从古籍中关于三皇...
研究学问,著书立说是崔述的爱好,他从30岁起就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写一部考辩著作。崔述的研究观点是,先论证再信服,他根据自己收集到资料,对一些重点古籍进行了辨伪工作。崔述为这部书起名叫《考信录》。崔述对古代历法、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考证辨伪。《考信录》一书认真考证上古、唐虞、三代、孔孟...
惟第四篇当唐、虞之交会,乃政事之纪纲,而天地人皆兼有之。三才之道备矣,二帝之治全矣!譬诸器然:尧之事犹盖也,舜之事犹底也,盖与底相覆而相承。则信乎尧、舜之事不可分,而尧、舜之治法为千古之祖也! △本录义例二──传记之文之著录部次...
三十年来,留心搜访,得东壁所著《考信录》、《王政三大典考》数种。其於唐、虞、三代之传文,下迄秦、汉、唐、宋以来之著作,凡说之有戾圣经者,靡不辨 而删削之,不使相混以误来兹。山阳汪文端公称“其书为古今不可无之书,其功为世儒不可及之功”,诚非虚誉。
所幸先君邃於学而勤於教,虽寝食出入时,耳提面命,曾不少懈,以此得少有所窥。不然,为农为圃且不若人,况知经史为何物哉!先君既未及有所著述,而述安敢不溯其所由来乎!然先君之学,又皆自段垣公来也。故於《考信录》成之日,备载家学渊源於後。
内容提示: 《考信录提要》 === ●自序 (刚(顾颉刚) 案: 旧本无此序, 今依《夏》、《商》、《丰镐》 诸录之例, 由《总目》 内录出补入。) 《考信录》 何以有《提要》 也? 所以自明作《考信录》 之故也。 薛敬轩先生云: “自考亭以还, 斯道已大明, 无烦著作, 直须躬行耳。” 此不过因世...
考信录 基础信息 词语考信录 繁体考信錄 拼音kǎo xìn lù 怎么读 【考信录】的意思 书名。清崔述撰,三十六卷。历考各经传注解之讹误者。 来源:-- 词典修订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崔述:着《考信录》等三十四种,合称为「崔东壁遗书」。
有天地然後有水火;有水火然後有雨 ;有雨 然後有愆伏;有愆伏然後有水旱;有水旱然後有饥馑;有饥馑然後有死亡。死亡切於民之身而天下治且安者,自古未之有也。是故,圣王之治天下,有雨 而无愆伏;其次,有愆伏而无水旱;其次,有水旱而无饥馑;其次,有饥馑而无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