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对人生的理解,就如他的一些经典语录,既简单又深刻,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修身到养性,从处世到生活,无不体现出他的智慧和洞见。他的书法静而不燥,雅而不俗,简而不繁,整体上呈现出朴实无华、自然本真的艺术风貌。在绘画上多见的就是其绘制的罗汉图。虽然没有大块的墨色,但是笔墨轻松,书法用笔...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亦名罗睺罗,俗称沉思罗汉,是十六罗汉中第十一位尊者,同时也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出家成为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密行第一”。罗怙罗多(罗睺罗)的名字来源于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古印度认为日食月食是由一颗能遮蔽日月的星,即罗怙罗多星造成的。他出生时正好出现月食,所以起名为罗怙...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
佛教五百罗汉图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江寒汀:花鸟册 中国美术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这位写荷,简简几笔,唯美至极 墨分五色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太美了!难得一见的古典美女形体图 书画与人生 ...
南宋 刘松年 罗汉图 台北故宫藏 南宋 刘松年 罗汉图 台北故宫藏 南宋 金大受 罗汉图 日本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至宋元,罗汉画的创作进入极盛时期,世态相的罗汉画发展到颠峰,名家辈出,南宋的刘松年、李嵩等院体画家为其中的佼佼者。这时,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赏玩,把宗教题材世俗化。可以说,...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上座部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隋唐以来,不少画家画过《罗汉图》,宋代更为盛行。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欣赏,是把宗教题材世俗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变迁。 罗汉像多是耳戴金环,丰颐悬额,隆鼻深目,...
鉴赏|百态尽显气韵生——弘一法师108罗汉图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开元寺。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
《宋明州惠安院五百罗汉图》长眉罗汉图 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前后,僧人义绍住持明州东钱湖青山惠安院,他有感于发生在唐天祐年(904年)中元节的东钱湖青山顶有十六罗汉显现的故事,为满足居士信众供养罗汉的心愿,化缘募资,发愿“干造五百大阿罗汉”,由此结缘于明州车轿街佛像画师周季常和林庭珪,...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迦诺迦代蹉...
石僧作品 《十八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佛教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在佛教艺术中,十八罗汉的形象经常被绘制和雕塑,成为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创作中,十八罗汉的形象各具特色,每位罗汉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象征意义。例如,坐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