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逊易位导致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而形成一条新的衍生染色体,所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总数为45条,但由于丢失的染色体短臂主要携带的是rRNA基因,遗传效应不明显,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平衡的结构畸变。通常以14号和21号染色体罗伯逊易位为例,阐述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离情况。应用 染色体罗伯逊...
罗伯逊易位分类 1.非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六种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1/6正常合子,1/6携带合子,其余为单体和三体合子。不平衡的胚胎大多数会在发育过程中自然流产,少数可以妊娠到足月,形成畸形儿。所以, 对于非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妊娠过程中容易发生流...
罗伯逊易位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两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组成的小染色体没有着丝粒结构,在后续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会丢失,由于不包含编码基因的序列,所以对于个体表型没有影响。因此,罗伯逊易位的携带者与正常人相比虽然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它们的细胞内染色体总数...
罗伯逊易位(Rob):是平衡易位的一种特殊形式,只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在自然流产和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都是1/1,000,可见平衡易位携带者虽然自身无症状,但对生殖作用有不良影响,给后代健康带来危害。 例如45, XY, der(14;21)(q10;q10)表示14和21号染色体在着丝粒处断裂...
罗伯逊易位名词解释医学遗传学 罗伯逊易位(英文: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并互换片段的一种易位(translocation)现象。在罗伯逊易位中,两对染色体的一部分断裂并交换,导致两条染色体的构造发生变化。 在医学遗传学中,罗伯逊易位可导致遗传异常。当一对染色体的短臂和另一对染色体的长臂发生易位时,易位...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简称罗氏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是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22号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在描述时通常用rob或者der表示。 图3. rob(13;21)罗伯逊易位男性携带者外周血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 罗伯逊易位有哪些影响? 图4 遗传性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的...
罗伯逊易位是指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主要涉及D/G组染色体,尤其是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 定义与机制: 罗伯逊易位(又称罗氏易位)是一种易位形式,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 当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附近发生断裂后,其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由长臂构成的衍生染色体;而...
罗伯逊易位指的是在气象系统中的一个低气压区域的退化和新的低气压区域的生成。当一个低气压区域消散时,空气会沿着引导流线的路径汇集到该区域,形成一个相反旋转的新气旋。这个过程被称为罗伯逊易位。 在罗伯逊易位中,低气压区域(也称为气旋)通常由一个中心区域和一个辐射状的外围区域组成。中心区域的气压较低,空气...
罗伯逊易位,又称罗氏易位,是当2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断裂后,二者长臂在着丝粒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由长臂构成的衍生染色体。短臂构成的小染色体极易丢失。由于长臂构成的染色体几乎包含了两条染色体的全部基因,根据定义解释,故选D项。 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这是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罗伯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