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两诏铜椭量,这件秦代的铜量器,于1982年在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被发现,现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它呈椭圆形,尺寸为高6.6厘米、长23.3厘米,外壁两侧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的诏书文,字迹清晰,保存得非常完好。🌟📜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的诏文则刻于器底,同样字迹工整,为研究秦代历史提供...
秦父子诏量(秦两诏铜量)/东海县博物馆藏 铜量整体呈瓢形,圆口、圆平底,口沿处有柄中空。铜量腹部两侧分别镌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诏书。内容分别为: 秦始皇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
秦诏铜量藏品揭秘✨古文诏书闪耀千年 🔍在【黄志博物馆】的珍藏中,有一件特别的秦代铜量,它不仅是一件量具,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件铜量以青铜为材,色泽青绿,局部带红斑,展现出古铜器的独特魅力。 📏铜量带柄椭圆式,高6.2cm、长23.4cm、宽10cm,一侧带銎,便于持拿。器内光素,外部则刻有铭文,记录...
秦铜量是秦朝时期用来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秦铜权是秦朝时期用来测量东西多重的器物。秦朝在全国推行秦铜量和秦铜权,反映了其统一度量衡这一举措。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
此外,外底还刻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诏文。这件北私府半斗量原本是战国秦时期铸造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在此器上加刻了他的诏文,使其成为度量衡的标准器。🏛️ 现如今,这件珍贵的两诏铜椭量珍藏于陕西省博物馆,成为研究古代度量衡的重要实物资料。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秦始皇时期的量器“始皇诏铜方升”,其器型与商鞅方升相似,容积为215.65毫升,外壁一侧所刻铭文也同商鞅方升秦始皇铭文相同,可以说明始皇兼并天下后,沿用了商鞅时所定的容量单位、单位量值及标准器形,正可谓“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秦陶量:为秦统一全国量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量器,残片长15.7厘米,最大宽度14厘米,上刻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字体为秦篆,出土于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 秦陶量文(图)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上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
秦铜量 秦始皇统一后制定的铜量,其造型较商鞅方升有所改进,能够更加准确而迅速地盛取粮食,估计是用来发放口粮或其他生活必需品的。
秦铜量(秦朝),③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题目给出的三幅图片分别是①司母戊鼎(商朝),它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②秦铜量(秦朝)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