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译文】 君子只有懂得最高境界的难与易、美与丑,然后才能广喻博晓;能广喻博晓,然后才能做老师;能做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君王。所以,学为人师就是学为人君。为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古《记》说:“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所以至治就在于重视师道。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教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一味灌输知识,只顾赶进度,认为反正该教的我都教了,听不听是学生的事,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 他们讲课不考虑学生的内心的要...
《礼记·学记》全文翻译 《礼记·学记》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它比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早1800多年。 《学记》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精辟、深刻,...
【原文】记曰: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译文】古书上说: 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
《善学者》是一篇古文,出自《礼记·学记》。作品原文 善学者,师逸②而功倍,又从而庸之③;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④之。善问者如攻⑤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⑥,及⑦其久也,相说⑧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⑨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⑩,然后尽其...
《虽有嘉肴》是一段出自《礼记·学记》的文言文,作者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学者戴圣。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和互动性,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同样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价值。文章还引用了《尚书·兑命》中的一句话,强调了教育别人也能...
学记第十八(一),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文字版电子书,是孔门弟子发明《仪礼》义理的笔记文集,汉代郑玄为之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而成。此本《礼记正义》是以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为基本,再参校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纠误补漏,标点、排版则根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