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全文翻译 《礼记·学记》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
《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译文】 君子只有懂得最高境界的难与易、美与丑,然后才能广喻博晓;能广喻博晓,然后才能做老师;能做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君王。所以,学为人师就是学为人君。为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古《记》说:“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所以至治就在于重视师道。
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
【原文】记曰: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译文】古书上说: 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
《善学者》是一篇古文,出自《礼记·学记》。作品原文 善学者,师逸②而功倍,又从而庸之③;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④之。善问者如攻⑤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⑥,及⑦其久也,相说⑧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⑨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⑩,然后尽其...
《虽有嘉肴》是一段出自《礼记·学记》的文言文,作者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学者戴圣。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和互动性,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同样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价值。文章还引用了《尚书·兑命》中的一句话,强调了教育别人也能...
学记第十八(一),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文字版电子书,是孔门弟子发明《仪礼》义理的笔记文集,汉代郑玄为之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而成。此本《礼记正义》是以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为基本,再参校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纠误补漏,标点、排版则根据电
学记第十八(二),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文字版电子书,是孔门弟子发明《仪礼》义理的笔记文集,汉代郑玄为之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而成。此本《礼记正义》是以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为基本,再参校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纠误补漏,标点、排版则根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