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菩萨说:“分别心生灭相者有二种:一、粗,谓相应心;二、细,谓不相应心。粗中之粗,凡夫智境;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智境。” 如何是粗糙心的生灭相呢?就是讲“相应心”的生灭相。“相应”是和我们的见闻觉知相应,那就是与“粗相”相应的心;所以与见闻觉知相应的,就是属于粗相的部分。为什么说它...
心相应心不相应,佛学术语。原始佛教后之部派佛教时代,倾向于整理组织阿含经教说之阿毗达磨,其时,对心之作用亦作种种考察。于上座部中,分心识为主体与属性,如心、意、识等主体称心法,或称心王;受、想、思等部分之作用、状态、性质等属性,称心所法,或称心相应法。就此而言,具体的心,经常须与一心王或...
相应心所法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 遍行 别境 善 根本烦恼(贪瞋痴)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第六识: 意识 遍行 别境 善 根本烦恼 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不定 相应心所五十一 第七识: 末那识 遍行 别境 (慧) 根本烦恼(贪、痴、...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心所与心相应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心所与心相应 五事毗婆沙论下二十页云:问:宁知心所与心相应?答:经为量故。如世尊说:见为根信,证智相应。故知心所有相应义。
学,是为了让我们得到解;解,是为了去落实。如果整天坐在那里看书、听光盘,但你心中没有照着去做,也就是说你不能让自己的心和佛的心慢慢的相应,学得再多也不会有多大的利益的。 什么心和佛的心不相应呢?贪的心、嗔的心、愚痴的心、我慢贡高的心不相应,凡是自私自利、损害别人的心都是和佛的心不相应的...
心手相应,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shǒu xiāng yìng,意思是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出自《南史·萧子云传》。成语出处 《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成语辨析 【近义词】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反义词】手不应心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
心相应心一一 努力学习,超越自我,喜欢阅读,喜欢分享,喜欢写作。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楞严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乃至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夫昏障慧,扰障定,定慧既障,则睡眠与散乱杂呈。若欲去其根源,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诸佛证之为定慧,行人修...
心手相应是指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协调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影响行为:我们的情感和思想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当我们对某件事物有特定的情感和想法时,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行为反馈心理: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
第二天一早,游方僧人就离开了普光寺。临走前,他对长寿和尚说:"记住,念佛要与心相应。不是用佛号来安抚心,而是让心真正地住在佛号里。"从那以后,长寿和尚改变了念佛的方法。他不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随时随地都在念佛。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真正地做到了与佛号相应。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他的心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