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课司,盐课司,中国古代朝廷的地方机构之一,在清朝,主要从事盐务课税。例如课取灶地、滩池及海盐税,称为灶课。而征收对象则为盐课司所在地之盐场。另外,也负责解兑税款至运盐司。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
安丰古镇的盐课司是中国古代朝廷在地方设置的一个重要行政机构,它主要从事盐务课税。这一机构从元朝开始设置,一直延续至清朝,期间一直承担着对盐场征收税费的职责。在清朝,盐课司的主要任务包括课取灶地、滩池及海盐税,这些统称为灶课。而征收的对象则是盐课司所在地之盐场。盐课司不仅是一个征税机构,它还负...
我们是沿着古镇老街,一直往前走,先看见这个赈义仓的门,然后从门里走进去,才发现原来里面是盐课司。看来,若是遇上灾年,它还兼有赈灾的功能。 盐课司想上去比知县官衔最多相仿,大概也就是个七品左右吧,但手中是握有实权的。 能挂上亲民之堂,和正大光明牌子,应该是为那些官员涂脂抹粉了:省略了欺诈勒索那些情...
盐课司,中国古代朝廷的地方机构,主要负责清朝时期的盐务课税。其工作内容包括课取灶地、滩池及海盐税,即灶课,税款征收对象为盐课司所在地的盐场。同时,盐课司还承担了解兑税款至运盐司的任务。在清朝时期,盐课司作为地方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负责对盐场进行课税,以保证朝廷的财政收入。灶...
盐课司是历代朝廷设于各盐场的地方盐务管理机构,主要从事盐务课税,如课取灶地、滩池及海盐税,也负责解兑税款至运盐司。盐课司的办公场所,为“盐课司署”,也称“场署”,老百姓称之为“衙门”。盐课司的主官为“场大使”,场大使由朝廷直接任命,且易地为官,其官阶...
盐课提举司虽仅为从五品文官,但因掌管各井盐政,故在云南省内享有盛誉,常被视为肥缺要职,多由总督、巡抚的亲近信臣担任。例如,末任云贵总督李经羲的亲属李庆恩,在署理石膏井提举司短短一两年间,便贪污、亏空课银四十余万。若再加上黑井提举司的秦发庆、黎元熙,三人亏空总额竟高达一百二十万,令人瞠目...
首先从隶属关系看起。如果用现在的机构术语来说,这个登宁场盐课司衙门,应该算是“驻福单位”。换言之,这个机构虽然设在福山县的地界,但它实际上属于上级盐务部门的分支。根据清乾隆版《福山县志》的记载,登宁场盐课司的正式称呼应当是“山东盐运司胶莱分司登宁场盐课司”。从这个称呼来看,隶属关系就一目...
世守其业。值得指出的是,明清的灶户在完成规定的盐课的前提下,享有对荡地支配的经济待遇和参加科举的政治待遇。清初在两淮盐区采取一系列措施 清初,朝廷在两淮盐区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保证盐业生产劳动力的稳定。至清中叶,随着正常的盐业生产秩序的重建,灶丁数量以及从事盐业相关生产的人口也日渐增多,盐业...
盐课司大使 盐课司大使是一个古代官名。官名。简称“盐课大使”。始置于明,清代于各盐场、盐池、盐井处所设盐课司,为基层盐务机构。设大使一人, 秩正八品, 掌场、池、井生产及盐税征收事宜, 受运同、运副分辖,并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光绪初年有盐课大使一百一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