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 [ bǎi fǎ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ǎi fǎ ] 佛教语。佛教唯识宗说明世间﹑出世间一切现象的总称。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七月流火 举重若轻 同舟共济 墨守成规 庞然大物 当仁不让 心照不宣 无可厚非 ...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法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解决这个问题用了百法,终于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2. 学习一门语言需要掌握百法,包括听、说、读、写等多种技巧。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百法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掌握...
五位百法,是大乘瑜派对一切字宙万法进行的一种分类,共计有五类百种。 一、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共八种。 二、心所法包括:遍行心所,包括作意、触、受、想、思,共五种;别境心所,包括欲、胜解、念、定、慧,共五种;善心所,包括信、精进、惭、愧、无贪、...
【百法五位】 [出显扬圣教论] 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
百法 摘自:佛学大词典 指百种法。唯识家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总括为百种,即:(一)八种心法,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二)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贪、嗔...
学书口诀楷书百法 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
五位百法(图解)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 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 ;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 ...
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心法眼、耳、鼻、舌、身、意识:随根立名末那识:即“意”阿赖耶识:藏识,具三藏义,谓能藏,能含藏诸种故;所藏,与杂染互为缘故;执藏,有情执为自内我故。由斯三义,而得藏名心… 陈玺谣 王阳明大佬在传习录中提到的一些念住之道 最近又读《传习录》,觉得阳明大佬不愧是...
《百法明门论讲义》文字版(济群法师)——整理笔记 菩萨道的修行事实上它就是围绕着这样的五个要素、二大中心。五个要素就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二大核心,就是悲和智,修慈悲和修智慧。 如果没有智慧作为基础,没有空性的正见作为基础,那么这一种慈悲、这种爱,永远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有染污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