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śāstra),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
《瑜伽师地论》是202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瑜伽师地论》是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也是法相宗重要的典籍,更是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内容简介 《瑜伽师地论》作为古代印度佛教思想和人民文化的总结,是智慧的大宝藏。其所体现出的大乘精神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及价值观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并成为佛教...
亦称《十七地论》《瑜伽论》。称弥勒述,无著记,唐玄奘译。一百卷。为传说弥勒菩萨授予无著的五大论中最根本者。依瑜伽师修习的次第,论述大乘基本义理,论述禅观及修行果位尤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根本论书。相传弥勒口述,无著记录。有梵文本。中译本有唐代玄奘译,100卷。玄奘前还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10...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修行典籍。南怀瑾先生开篇既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修行者20种不能得定的原因和修定中的4种障碍,先生以人我的实际经历加以说明,并配合义理讲解,目的在于带领修行者进入正确的修行道路上。先生强调,不论是修哪一种门派,都应先通晓教理, - 南学微言「南怀
《瑜伽师地论》是2005年11月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印度)弥勒菩萨。该书主要内容为记录作者听闻弥勒自兜率天下降至中印度阿踰陀国某讲堂说法的经过,其中详细叙述了瑜伽行的观法,系统论释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性质和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内容简介...
显然,瑜伽术被世人神话了,玄奘大师把《瑜伽师地论》带回大唐,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可惜弟子辩机陷入皇室继承权的争夺。被判腰斩,玄奘也被软禁,在悲愤中去世,可见瑜伽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时光嫣然,后人把瑜伽世俗化了。瑜伽成为一种体术,女人用了锻炼柔韧性,大家以能做出奇怪的形态,而兴高采烈。有人给瑜伽...
《瑜伽追师地论(全九册)》是2008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弥勒菩萨 说/〔唐〕玄奘法师 译。内容介绍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
瑜伽师地论(全九册)的创作者· ··· 玄奘译者 作者简介· ··· 弥勒,全译梅特雷耶(Maitreya),又译为慈氏。弥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西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按印度的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