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作品中的内容与其艺术性同样重要。珂勒惠支在一幅作品中运用了多种版画技法,在《农民战争》中,她使用了干点法、不同种类的蚀刻法,甚至用砂纸在金属板上做记号。而在其他系列中,她还使用了石版画和水印法。有时,她还会用水彩、木炭或粉彩来增强作品的情感效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凯绥·珂勒惠...
在珂勒惠支的画作中,我们总是能感受到生命狂热和悲情吞噬的存在,这也印证了珂勒惠支绘画作品的两大特点——生命力和悲剧性。其中,生命力是珂勒惠支创作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当她将“拯救生命”的口号始终贯彻在她的版画作品时,她也就成为了赋有拯救人民生命沉沦使命的艺术家;而悲剧性则是珂勒惠支创作的根源...
🖼️ 探索珂勒惠支的艺术世界,九张画面带你领略她的非凡才华!1️⃣ 《断头台边的舞蹈》💃,尺寸58.5*41.2cm,展现了独特的舞蹈场景,充满力量与美感。2️⃣ 《暴动》💥,29.9*31.8cm,捕捉了瞬间的动感,仿佛能听到呐喊与冲突。3️⃣ 《反抗》💪,48*56cm,以坚定的姿态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4...
珂勒惠支一直是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的一个艺术家,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她的作品,当时的震撼一直久久无法忘怀!她用女艺术家的独特细腻视角,洞悉了物资匮乏的年代身边的无奈,真的一直挺触动我的心灵的!世界不是永远美好无暇,让我们更珍惜眼前的美好!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女版画家和雕塑家。20世纪30年代,鲁迅...
反抗。珂勒惠支是德国最重要的雕塑家和版画家,她的版画作品是由鲁迅第一个将其传入进了中国。由于生活环境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珂勒惠支的作品基本都是以平民百姓的困苦生活为主,并且在作品中抨击了战争所所带来的灾难与不幸。珂勒惠支的代表作有《起义》、《战争》等,她的刻刀下的劳动人民并没有其他画家笔...
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1867年7月日 - 1945年4月22日)原名凯绥·勖密特(Kaethe Schmidt),德国版画家、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她一生经历了德国政局动荡和两次世界大战,作品多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和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
饥饿的孩子用瘦弱的双手挺举着小碗,睁大的眼睛里全是无助的渴盼;绝望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孩,她保护者的双手显得粗壮,脸上是刀刻的冷峻……这便是德国女性艺术家珂勒惠支所倾心表达的形象,这便是鲁迅先生所竭力引进的艺术图像,这便是影响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黑白的力量。
版画艺术家珂勒惠支作品 每一幅都是震撼人心,深彻的力量。
1931年,鲁迅把珂勒惠支作品引入中国,自此珂勒惠支对中国近现代艺术产生深刻且广泛的影响。本次展览通过铜版画、木刻版画、石版画及相关文献全面呈现珂勒惠支波澜壮阔的一生。部分展品 《冲锋》50x55cm 铜板蚀刻版画 1902 1902-1903年,《农民战争》组图中的第五张《冲锋》。这套组图一共7张,分别是《耕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