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译编》又称《湖南游学译编》。清末湖南留日同乡会的进步杂志。服务宗旨 《游学译编》共出12期,每期50余页。以“输入文明,增益民智”为宗旨。栏目设置 所设栏目有:学术、教育、军事、实业、理财、内政、外交、历史、地理、时论、新闻、小说等。刊载稿件,初版时“全以译述为主”,后来并未以此为限,也...
历史知识> 游学译编 杂志名。又称《湖南游学译编》。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902.12.14)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湖南留日学生主办,熊野萃主编,杨度、杨毓麟、黄兴、周家树等编译。“专以输入文明,增益民智为本”。分学说、教育、历史、地理、外论、外交、时事等栏。初以译述为主,后兼刊论著。宣传教育、实业...
清末留学生刊物《游学译编》研究——从教育交流视角的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游学译编》是清末留学生自主创办的期刊之一,主要刊载他们在海外留学的所见所闻和翻译的西方文献。该期刊共出版三种,分别是《游学译编》、《游学荟编》和《游学总编》,其中《游学译编》共出版了70期,从1882年春到1884年底,这一时期...
《游学译编(套装共2册)》指出出版这份刊物的旨趣在于使游学者与不游学者,日以学术相责望,然后群起而谋其国,令国家的政事,无一年无一月无一日无一时,而不有其进步。而后一跃而与日本齐,再跃而与西洋各国齐,由此而追他日之日本他日之西洋,长此焉以至于无穷。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全部1 条 ) ...
游学译编 《游学译编》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游学译社
《《游学译编》叙》是杨度所著作品,出自于《杨度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作品原文 今日外人之诃我中国也,不曰老大帝国,则曰幼稚时代。我国之人,闻而恶之。呜呼!此无足怪也,过渡时代之现象则然也。今之以老大诃我者,岂不以中国者,与埃及、印度、小亚细亚同称为世界最古之国,立国数千年之久,而...
游学译编叙 《游学译编叙》是杨度的作品,出自于《杨度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文章中提到了译者与阅者同为中国国民,游学者与不游学者同为过渡时代之中国国民的观点,认为国民之积而成国家,国民之学术进步是国家进步的基石。文章还强调了举国国民之学术进步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国民学术进步,国家才能在...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工作人员发现一则与桐城学堂相关的史料。 该史料为《游学译编》杂志第十二期(1903年11月),该杂志在国内设有代派所网点,上面登载其在安徽的代派所负责人为安庆抚署东桐城学堂房秩五先生。 《游学译编》是清末湖南留日学生于1902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具有革命倾向的进步杂志,主要撰稿人有...
游学译编名词解释: 日本东京华文月刊。1902年12月14日由湖南留日同乡会创办。第一、二期同日出版,以后一般每月1期,每期50余页。1903年11月3日停刊,共出12期。主编杨守仁(笔名椎印寒灰,长沙人,曾写有题为《新湖南》的小册子)。内容分学术、教育、军事、理财、内政、外交、历史、地理、时论、传记、新闻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