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学译编 》1902年11月(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由湖南留日学生在东京(日本) 创办,月刊,游学译编总社发行,1903年11月停刊,综合性刊物。熊野萃编辑,撰稿人有潭、张锳绪、杨度、[日]天野为之、楢原陈政、周家树、杨毓麟、陈天华、黄兴、樊锥、[日]山田邦彦等。栏目方向 栏目有学术、新闻、教育、军事...
《游学译编》又称《湖南游学译编》。清末湖南留日同乡会的进步杂志。服务宗旨 《游学译编》共出12期,每期50余页。以“输入文明,增益民智”为宗旨。栏目设置 所设栏目有:学术、教育、军事、实业、理财、内政、外交、历史、地理、时论、新闻、小说等。刊载稿件,初版时“全以译述为主”,后来并未以此为限,也...
历史知识> 游学译编 杂志名。又称《湖南游学译编》。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902.12.14)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湖南留日学生主办,熊野萃主编,杨度、杨毓麟、黄兴、周家树等编译。“专以输入文明,增益民智为本”。分学说、教育、历史、地理、外论、外交、时事等栏。初以译述为主,后兼刊论著。宣传教育、实业...
1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 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 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 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 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
《《游学译编》叙》是杨度所著作品,出自于《杨度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作品原文 今日外人之诃我中国也,不曰老大帝国,则曰幼稚时代。我国之人,闻而恶之。呜呼!此无足怪也,过渡时代之现象则然也。今之以老大诃我者,岂不以中国者,与埃及、印度、小亚细亚同称为世界最古之国,立国数千年之久,而...
游学译编 《游学译编》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游学译社
《游学译编(套装共2册)》指出出版这份刊物的旨趣在于使游学者与不游学者,日以学术相责望,然后群起而谋其国,令国家的政事,无一年无一月无一日无一时,而不有其进步。而后一跃而与日本齐,再跃而与西洋各国齐,由此而追他日之日本他日之西洋,长此焉以至于无穷。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全部1 条 )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 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 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