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洲山在东晋时期就已经闻名于浙东地区。那时,这里不仅是佛教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道家第十五福地的所在地。高僧支遁在这里买山归隐,放鹤养马。他向竺潜求购东岇山之侧的沃洲小岭,作为自己的栖隐之地。支遁还在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吸引了众多僧众和名士前来聚会。竺潜、支遁等高僧与孙绰、王羲之等雅士长期在此结...
“月在沃洲山上”出自唐代朱放的《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月在沃洲山上”全诗《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唐代 朱放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朱放 翻译、赏析和诗意《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中文译文:在剡山溪边,月...
沃洲山在新昌县东南12公里处,山灵水秀,古代为道家第十五福地,东晋支遁、竺潜、戴速、王羲之、谢安石、孙绰等十八高僧、十八名上在沃洲雅集,与同世的庐山白莲结社、山阴兰亭书会呼应唱和。时佛教倡行大乘般若六家七宗,其中五家隐聚刻东,沃洲一度成为江东佛学中心。“沃州山水秀如眉”,这里是“唐诗之路”的重要风景...
从斑竹景区出发,你可以直接前往沃洲山。不过,沃洲山距离较远,建议自驾前往。如果你没有车,可以考虑找当地的村民开车带你上山,特别是去真君庙。🌊 沃洲山水库 在沃洲山的脚下,你可以看到沃洲山水库。水库位于半山腰,景色尤为迷人。碧绿的湖水被群山环绕,宛如一块镶嵌在山中的绿宝石。这里的风平浪静,仿佛一位温婉...
千古名句“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方外上人》。原文: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译文: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
1. 沃洲山:虚构的仙境之地,代表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世界。 2. 渺绝如仙洲:形容沃洲山遥远而神秘,如同仙境。 3. 振衣鳌峰冈,濯足津溪流:诗人想象在仙境中的生活,抖擞精神,洗净尘埃。🍃鉴赏感悟:这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人通过描绘沃洲山的缥缈和神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中流露出...
一、定位沃洲山 东晋时期白道猷、支遁等十八高僧和戴逵、王羲之等十八名士在此地隐居、游历,留下众多文字与遗迹,唐头陀僧白寂然来到沃洲山,寻找遗迹,并在遗迹之处,重建了沃洲山禅院,白居易受托写下了《沃洲山禅院记》。 各方文献比较后,今采用唐代《沃洲山禅院记》中关于方位的描述,对照近代和现代地图,结合古代文献...
刘长卿劝僧归隐:沃洲山不宜久留 孤云与野鹤象征了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诗人劝告僧人不要选择沃洲山,因为那已成为俗人熟知之地,不适合追求心灵自由的人。孤云与野鹤的自在生活,本就无意在人间长驻。劝君莫要购买沃洲山,此山已是世间俗人的熟地。赏析部分讨论了沃洲山虽为著名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之地,但因名声大...
“归隐沃洲山”出自宋代释怀古的《寺居寄简长》。“归隐沃洲山”全诗《寺居寄简长》宋代 释怀古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寺居寄简长》释怀古 翻译、赏析和诗意寺居寄简长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
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 韵译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注释上人:对 僧人的敬称。孤云、野鹤:都用来比喻方外上人。将:与共。沃洲山:在浙江新昌县东,上有支遁岭,放鹤峰、养马坡,相传为晋代名僧支遁放鹤、养马之地。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