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屋豆瓣评分:8.8 简介:《古拉格群岛》前传,俄国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编辑推荐☆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近代俄
死屋 《死屋》是Paul Geiger执导的电影,由Daniel von Bargen、Dylan Shelton等主演。
《死屋》一书的题目正是借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丹尼尔·贝尔在一次访谈中说,《死屋手记》这本小说所关心的很多问题都成为了他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西伯利亚也正是通过《死屋手记》才真正进入俄国乃至其他国家读者的视野,从此成为惩罚和磨难的代名词。而在自己的...
西伯利亚流放的历史成为一个联系俄国的新统治者与19世纪60年代众多的杰出激进分子(如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19世纪20年代的十二月党人的重要纽带。前政治苦役犯协会在1921年成立,并开始出版《苦役与流放》杂志,该杂志致力于记录政治流放者和苦役犯的经历。然而,就在布尔什维克党人强调西伯利亚流放者的牺牲和沙皇...
这里是“死屋”,这里的寒冬看不到尽头。难以下咽的食物、明目张胆的盗窃、无休无止的谩骂、永不停歇的争斗……忌炉、怨恨、愤怒、屈辱、痛苦、卑劣、自私、孤独……上万种戏码轮番上演,人性被反复审问。翻开《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带你看清人性的全部可能!
《死屋》令中国读者耳目一新之处 《死屋》这本书令读者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对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的描写。近两百年来,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把十二月党人的故事给神话了,认为十二月党人是俄罗斯贵族高贵精神的一种符号和象征;同样被神话的,还有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认为她们为了爱情毫不犹豫地放弃一切,...
托博尔斯克中央苦役监狱,19世纪80年代不足与瑕疵《死屋》无疑是一部关于沙皇统治时期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杰出作品。尽管作者是以极其平和地语调来描述这段历史。但是不公正的事件和暴行故事让人历历在目。但是本书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是翻译问题。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译著中第五章的标题是《民主共和国》,...
《死屋》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近代...
死屋 作者:丹尼尔·比尔 在著名的1848年,欧洲的“民族的春天”很快被政治反动的冻雾裹住了。忠于诸侯、国王和皇帝的军队撤退、重整,然后再次开始镇压革命。而在一年前,这些革命曾有可能扫除旧秩序。俄罗斯帝国基本未受这些撼动着欧洲许多地区的暴动干扰,这证明了尼古拉一世在压制国内反对力量时的残暴性。圣彼得堡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