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屋豆瓣评分:8.8 简介:《古拉格群岛》前传,俄国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编辑推荐☆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近代俄
还是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很庆幸是从这本《死屋手记》开始,让我认识了真实的陀翁。 这本书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创作,“死屋”就是监狱,在陀翁成名之前,... 一擊流宗师 2024-11-29 10:11:33 摘 是的,人是有活力的!人是能够习惯一切的生物,我觉得这是给人所下的最好的定义。009 穿绿街:...
为写作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曾在俄罗斯从事一年半的档案研究,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本书中的《死屋手记》《叶甫盖尼·奥涅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复活》译文,分别引自娄自良、智量、戈宝权、...
死屋 作者:丹尼尔·比尔 1839年11月21日深夜,在俄国南部的要塞城镇乌拉尔斯克,一个年轻人背着背包走出了一座小木屋。他在刺骨的严寒中坚定地穿行,沿着荒凉的街道走到城镇边缘。他走进了阔野中,踩着齐膝深的积雪走了大约三千米,来到了乌拉尔河岸边。缓缓流动的大河上覆着一层厚厚的冰,冰面足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这...
《死屋》:极权的恣意下无边的黑暗,极权处境下人性的炼狱 重读丹尼尔的《死屋》,我的心底依旧会感到难以抑制的悲凉与惋惜。俄国沙皇打着恩慈的幌子,将那些不洁的犯罪分子以及意见相左的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妄图以此令俄国社会清除体内毒素始终保持康健与强盛。然而事与愿违,残酷的生存环境令流放者身心受挫,俄国当局...
只是,现在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却极少了,这就是西伯利亚死屋。 ·真正的人间炼狱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西伯利亚土著居民都源源不断地迎来了一批批的外来者。这些人,被有目的、有计划地送到这个地方来。 方式只有一个,但好处却有很多。通过不停地流放,既能开发这块不毛之地,又能达到清除异己的目的。 说错一句话,...
死屋的创作者· ··· 孔俐颖译者 作者简介· ··· 丹尼尔·比尔(Daniel Beer),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高级讲师。他是《变革中的俄国:人文科学和自由主义现代性的命运,1880—1930年》(Renovating Russia: The Human Sciences and the Fate of Liberal Modernity, 1880–1930)一书的作者。 目录· ·...
死屋 本书其实可以看作制度界的“切尔诺贝利”探秘。 沙皇俄国在殖民和惩罚的动机下开启了流放制度,但却因为懒政、执行不力(paper work不精确到令人发指)、guojiajiqi本身脆弱(放权给社区和个人)、决策失误(萨哈林和西伯利亚都不适合发展,却还是成了流放地)、人性之恶而自取灭亡。
《死屋》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