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屋豆瓣评分:8.8 简介:《古拉格群岛》前传,俄国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编辑推荐☆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近代俄
死屋的创作者 ··· 孔俐颖 译者 作者简介 ··· 丹尼尔·比尔(Daniel Beer),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高级讲师。他是《变革中的俄国:人文科学和自由主义现代性的命运,1880—1930年》(Renovating Russia: The Human Sciences and the Fate of Liberal Modernity, 1880–1930)一书的作者。 目录 ··· ...
这里是“死屋”,这里的寒冬看不到尽头。难以下咽的食物、明目张胆的盗窃、无休无止的谩骂、永不停歇的争斗……忌炉、怨恨、愤怒、屈辱、痛苦、卑劣、自私、孤独……上万种戏码轮番上演,人性被反复审问。翻开《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带你看清人性的全部可能!
死屋 《死屋》是Paul Geiger执导的电影,由Daniel von Bargen、Dylan Shelton等主演。
《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丹尼尔·比尔用十五个月的时间查阅圣彼得堡、莫斯科、托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等地的档案,收集一手资料。他充分使用了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俄国小说、回忆录和日记等史料,还原了从 1801 年亚历山大一世加冕到 1917 年尼古拉二世退位这一历史时期当中革命者和普通罪犯在西伯利亚...
《死屋》令中国读者耳目一新之处 《死屋》这本书令读者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对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的描写。近两百年来,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把十二月党人的故事给神话了,认为十二月党人是俄罗斯贵族高贵精神的一种符号和象征;同样被神话的,还有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认为她们为了爱情毫不犹豫地放弃一切,...
托博尔斯克中央苦役监狱,19世纪80年代不足与瑕疵《死屋》无疑是一部关于沙皇统治时期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杰出作品。尽管作者是以极其平和地语调来描述这段历史。但是不公正的事件和暴行故事让人历历在目。但是本书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是翻译问题。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译著中第五章的标题是《民主共和国》,...
《死屋》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近代...
为写作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曾在俄罗斯从事一年半的档案研究,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 本书中的《死屋手记》《叶甫盖尼·奥涅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复活》译文,分别引自娄自良、智量、戈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