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即杨子).又名《达生》。全篇畅言当生之乐,晓谕生死之道。文中“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的论调,以及“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主张,堪称千古罕有的异端“邪”说但刘向在《列于新书目录》中所称“杨子之篇,唯贵放选。”则未免以偏概全,支离其说。简介 文中,杨子将...
从其中思想来看,杨朱并不是损人利己者与纵欲者。杨朱认为:“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对此,贺麟先生认为:“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即极言其既不损己以利人,以示与损己利人的利他主义相反,亦不...
至于墨家其实是因为它在科技上具有某些实用性,这才能在民间暗地流传,杨朱这样纯粹的哲学思想,则既不见容于主流社会,也很难被民间所理解和接受。在大儒们的笔下,杨朱一派就是极端的自私自利者,代表着堕落与颓废,与世道人心毫无益处,那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仅从杨朱残存的支言片语中也不难看出,这些指责无...
仅仅是拔掉自己的一根毛发,就可以利于天下,但即使这样也不愿意去做,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也太自私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朱自古就一直饱受抨击,很多人都把他当作吝啬鬼,他的理论也被简化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可是,如果杨朱真的只是一位吝啬鬼,他的思想理论又真的只是那样简单、自私的话,...
杨朱,又名扬子,阳子居,战国时期魏国人。在先秦诸子中,杨朱无疑是一位另类的人物,提及他,人们首先想到便是孟子对他的批判:“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于是,历史卜的杨朱便给人一种极端自私的形象,遭文人墨客口诛笔伐数千年,视为极端利己主义者和极端享乐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杨朱是道家杨...
杨朱名词解释 杨朱(yáng zhū)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杨朱的思想主张被称为“杨朱之学”或“杨朱之术”,主要包括“贵己”、“养生”、“无为而治”等思想。他认为人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反对过度牺牲自己的...
先秦诸子:杨朱主张“一毛不拔”有何现实意义?易中天:人权宣言 先秦的诸子百家,在众多维护民众权益、社会权益、企图拯救世界的思想家当中,杨朱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人,他发出了与这些人完全不同的声音,他认为要保障个人的生存空间,保证个人的权益,不能够为了集体而去牺牲个人,当然也不能为了个人而去牺牲集体,...
杨朱虽师承老子,却发展新的一种思想学派,主张“为我”,“贵己”,“全性葆真(全真教宗旨),不以物累形”。这同老庄学派的归于自然相比,更侧重个人生命的完善和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简而言之:身处乱世,心无可恋;适当享受,躺平看淡。一、强调自我 拒绝束缚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
但从当年孟子的评论“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黑”看,杨朱学派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得到不少人赞同和认可的。这就说明杨朱在那个时代是做对了一些事的。那么当年做对的这些事,后来怎么就错了呢?所以要弄清他错在哪,首先要弄清他对在哪了。杨朱学派是向前看的,不象儒家总是觉得古代好,所以向前看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