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是三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七首。这组诗歌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其中前六首被萧统收录于《文选·卷二十九》杂诗类,题为《杂诗六首》。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收录其中五首,按顺序分别是《杂诗·高台多悲风》、《杂诗·转蓬离本根》、《杂诗·南国有佳人》、《杂诗·揽衣出中闺...
杂诗含义解释 杂诗[ zá shī ] ⒈ 谓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诗。《文选》有杂诗一目,凡内容不属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诸目者,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张衡《四愁》、曹植《朔风》等,内容相近,亦归此项,如王粲、刘桢、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后世循之。
杂诗七首【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其二】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毛...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
《杂诗十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怀诗,多叹息旅途行役之苦,咏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酬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全诗语言质朴,文体省净,而内涵丰富,包蕴深远,体现了陶诗的基本特色。作品原文 杂诗十二首 其一 人生无根蒂...
出自初唐诗人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赏析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
《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
《杂诗》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0卷。 【原文】 杂诗 作者:唐·韩愈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杂诗-拼音版-李白 全文拼音 杂zá诗shī (唐táng)李lǐ白bái 白bái日rì与明míng月yuè,昼zhòu夜yè尚shàng不bù闲xián。况kuàng尔ěr悠yōu悠yōu人rén,安ān得久jiǔ世shì间jiān。 传chuán闻wén海hǎi水shuǐ上,乃nǎi有蓬péng莱lái山shān。玉yù树shù生shēng绿叶,灵líng仙xiān每měi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