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刚刚辞世的伟大作家昆德拉!想来,此时,没能落叶归根的昆德拉,其魂魄应当已经回到母国了!
1984年,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首次出版,这部长篇小说,看似讲述爱情,但其实贯穿全文的是“哲学分析”,重在探讨每个人无法避免的命运与价值问题。生命本无意义,正因如此,可以赋予生命的意义,又是广阔的、丰富的。我们一生都在找寻这种意义,也在尽可能将人生安排得更合乎心意,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原法语系主任董强是米兰·昆德拉的中国学生。7月12日董强获悉恩师离世,心情很沉痛,他向北青报记者讲述了与恩师昆德拉的一些交往故事。在他来看,昆德拉是“最后的精神贵族”,“他对媚俗的批判,对现代性的怀疑,让他有非常高的精神高度。”谈及与昆德拉的初次相遇,董强称,当年...
【个人经历】捷克裔小说家,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昆德拉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时期,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后来,哈斯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昆德拉始终把他当做“我个人神殿中的一位”。他写下的...
昆德拉说:“我出生于4月1日。这在形而上层面并非毫无影响。”昆德拉的写作人生,像是上帝与他开的一个玩笑,充满了误解:他不仅是误解的受害者,也是误解的制造者。这源于特殊的历史境遇,也源于他对媚俗的反抗和对文学的独立性的追求。 他曾先后两次被开除出党,因立场问题遭受谴责;而后离开捷克,移居法国,用...
据法国媒体报道,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昆德拉生前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榜单上的热门作家之一,他生于1929年的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移居法国,直到2019年,他才又一次重新成为捷克公民。昆德拉在中国也同样享有盛誉,影响了一代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四十年后,他们把国籍...
约翰·昆德拉(英文:John Kundla,1916年7月3日—2017年7月24日),1916年7月3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国职业篮球传奇教练。约翰·昆德拉是NBA历史上第一位名帅。在他的执教生涯中,一共取得了423胜302负的常规赛战绩,胜率高达58.3%。他在NBA开创了第一个王朝——湖人王朝,他们在6年之内夺得5个总...
所以昆德拉说:“谁要是想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那他准是不快活。”这话说得真对。一个人想要离开,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感到痛苦,所以才想离开,逃避这种痛苦。假如现在生活的地方,让我们活得很快乐,假如现在生活的方式,让我们感到很满意,那我们怎么可能去改变它?除非我们有把苦难当成圣恩的信仰,否则我们不可能...
7月11日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昆德拉在其随笔集《小说的艺术》中说道:“一个真正小说家的显著特征是:他不喜欢谈论自己。”也就是说,关于私人生活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昆德拉以福楼拜、福克纳、纳博科夫等作家为榜样,在两者之间垒筑了一堵坚固的高墙,彼此独立,互不相涉。正因为此,他反感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