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芳 1907 方心芳(1907—1992),男,汉族,河南临颍人。生于1907年3月16日,卒于1992年3月24日,享年85岁。工业微生物学家,霉菌学家,院士。 方心芳193 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然后到天津塘沽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发酵与菌学研究室工作。1935年秋到比利时鲁文大学农学院酿酒专修科学习,获酿酒师资格,...
1953年初,菌种保藏委员会成为具有实体的科研机构,在方心芳的领导下着手积极开展菌种收集、保藏和研究工作,1958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他作为副所长,使菌种保藏组成为全国最大的菌种保藏机构,每年向国内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提供数以千计的菌种。 1979年,方心...
方心芳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中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家,中国工业微生物的开拓者,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1931年劳动大学农学院毕业,到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研究微生物及发酵。1935~1937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菌种保藏中心、巴黎大学、丹麦嘉士伯研究所进修学习。1942~1949年兼任四川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农产...
方心芳,这位杰出的爱国科研工作者,抗日战争爆发时正在丹麦,他毅然中断研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1938年1月,他受范旭东之命来到重庆,致力于“黄海”内迁准备及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的研究。同年8月,“黄海”在五通桥市落成,方心芳举家迁往。他在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担任农产制造科教授,后任科主任,并在...
方心芳,这位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出生于河南临颖。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开启了他的科研之旅。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他担任研究员,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成为我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先驱者。自30年代起,方心芳就开始致力于菌种的收集和保藏工作,这一举措为我国的...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方心芳说:“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研制出核苷酸加入味精,质量大大提高。日本商人收购中国的味精,加入核苷酸助鲜后再廉价卖出,使中国出口味精从赚取外汇变成赔本。有关领导部门希望中国科学家迅速研制自己的核苷酸鲜味剂,摆脱困境。方心芳于1964...
方心芳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是应用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他从30年代开始收集保藏菌种,为创建中国菌种保藏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的五棓子酸发酵、长链二元发酵,促进了我国传统发酵工业的现代化。对于酒业,方心芳亦有不解之缘,参加工作后,他的第一项研究是《唐山...
方心芳(1907.3.16-1992.3.24),生于河南省临颍县,中科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自30...
方心芳先生在工业微生物学领域做出了深远的贡献。他的大学毕业论文探讨了中国酱醪中的酵母菌,奠定了他研究发酵产业的基础。在“黄海”社长孙颖川的指导下,他改良了高粱酒的酿造方法,通过实验发现并解决了大曲微生物活性低的问题,成功提高了出酒率和原料利用率。1932年,他创立了威海酒厂,并亲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