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初,菌种保藏委员会成为具有实体的科研机构,在方心芳的领导下着手积极开展菌种收集、保藏和研究工作,1958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他作为副所长,使菌种保藏组成为全国最大的菌种保藏机构,每年向国内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提供数以千计的菌种。 1979年,方心...
方心芳 1907 方心芳(1907—1992),男,汉族,河南临颍人。生于1907年3月16日,卒于1992年3月24日,享年85岁。工业微生物学家,霉菌学家,院士。 方心芳193 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然后到天津塘沽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发酵与菌学研究室工作。1935年秋到比利时鲁文大学农学院酿酒专修科学习,获酿酒师资格,...
方心芳说:“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研制出核苷酸加入味精,质量大大提高。日本商人收购中国的味精,加入核苷酸助鲜后再廉价卖出,使中国出口味精从赚取外汇变成赔本。有关领导部门希望中国科学家迅速研制自己的核苷酸鲜味剂,摆脱困境。方心芳于1964年6月接受了任务,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建立...
1960年,方心芳来到赤水河沿岸实地调查,并派人常住酒厂进行大曲和酒醅中微生物的分离,提出了“茅台酒的特有风味,主要来自耐高温细菌”的论点。1975年,国家进一步探索易地生产茅台的可能性,专门组织了茅台厂骨干技术专家成立攻关小组,方心芳作为微生物专家入选鉴定组成员。这次尝试所选地址为遵义市郊十字铺,地形地貌...
方心芳(1907.3.16-1992.3.24),生于河南省临颍县,中科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自30...
方心芳(1907-1992),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方心芳先生十分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集体的力量,善于组织集体研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尤其注意队伍的稳定和继承。为我国微生物学界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 方心芳先生在他六十多年的科学生涯中,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科学和应用的实际问题。他不仅重视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
方心芳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应用微生物学研究传统发酵食品的先驱者之一,著名工业微生物学家,为我国工业微生物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方心芳的科研生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方心芳于1927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录取。同班48人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的工业微生物学家...
方心芳,这位杰出的爱国科研工作者,抗日战争爆发时正在丹麦,他毅然中断研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1938年1月,他受范旭东之命来到重庆,致力于“黄海”内迁准备及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的研究。同年8月,“黄海”在五通桥市落成,方心芳举家迁往。他在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担任农产制造科教授,后任科主任,并在...
方心芳,这位杰出的微生物学家,于1907年3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石桥乡方庄。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22年,在河南卫辉府(今卫辉市)的法文学校学习,即卫辉市第一中学,开始了他的教育历程。1927年至1931年,他转至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专攻农艺化学系。1931年至1934年,他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担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