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着方国珍造反的人,反而因为一再招安,得到的官职越来越大。老百姓都认定:只有造反才有好处,方国珍的势力因此日益壮大。元政府在失去江淮地区之后,北方粮食供应更加依赖南方,对海上通道极为重视,因此,更不敢得罪方国珍,一再予以官职笼络他。一个叫张子善的士人,游说方国珍,希望他...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
方国珍 方国珍是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荣誉 2019年7月1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
朱元璋不想和方国珍并立于浙江,希望他能归顺自己,就派博士夏煜去给方国珍授予一个官职,如果他答应了,就顺理成章地为自己所用了。 方国珍见到夏煜后,知道了朱元璋的目的,就说自己年老体弱,不适合担任要职了。 实际上,他是在敷衍夏煜。方国珍现在不能确定以后的形势,只能静观成败变化,不敢轻易站队。为自保,方国...
是的,在傅梦麟看来,对元朝危害最大的的不是陈友谅,不是张士诚,更不是朱元璋,而是这个在元末乱世中存在感极低的小军阀方国珍!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打响反元第一枪的方国珍,竟然毫发无伤地度过了整个元末乱世,最后居然还能“在太祖迅霆之下独乐天年,保子孙安享富贵厚禄”。那么,号称杀尽江南百万兵...
方国珍当官后,并没有解除自己的武装势力,扔握有兵力。在利益的驱使下,还偶尔带人去海边抢劫货物。 元朝政府听说后,非常担忧,他们担心的有两点:一是怕方国珍影响江浙的漕运,因为江浙行省征收的漕运税收,占全国各行省征收总额的二分之一,对国家财政影响极大;二是怕方国珍手里的军队,和当时的红巾军勾结,动摇元朝统治...
相比朱元璋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方国珍的起义缘由略显单薄。在方国珍起义的同时,朱元璋红巾军还处于起步阶段,彼时尚不见踪影。二、起义道路变化多端 造反后的方国珍首先进攻温州,元朝又派官员前去镇压,结果这位官员又被方国珍生擒。朝廷再次开出招安条件,方国珍复又接受。好景不长,随着红巾军势力上升,方国珍为自保,...
方国珍第三次忽悠朱元璋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此时朱元璋已经攻下杭州,要求方国珍归附自己,方国珍却一直虚与委蛇,并且还派出间谍侦查朱元璋的兵力情况,然后告诉元政府和陈友定,希望3个势力能够压住朱元璋。朱元璋知道以后破口大骂,又让人给他送信,里面列出他的十二条罪状,并且让他进献二十万石粮食。方国珍一边答应...
方国珍能够活到善终,无非是因为朱元璋没有杀他!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他呢?那是因为方国珍总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及时认怂,而且是五体投地的那种,使朱元璋的火气消解下来。经过朱元璋的考虑,他认为方国珍虽然多次背叛他,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和朱元璋对抗,是可以原谅的,所以朱元璋最后放过了方国珍。那么方国珍为什么...